四十年內脊椎動物數量銳減

自1970年以來,森林砍伐和其他人類活動導致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和魚類的數量減少了58%

歐洲鰻魚(Anguilla anguilla)是許多因棲息地改變而數量減少的淡水物種之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根據環保慈善機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SL)的一份報告,1970年至2012年期間,地球上的野生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魚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森林砍伐、偷獵和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等活動是導致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到2020年,世界將失去三分之二的脊椎動物生物多樣性,根據《2016年地球生命力報告》。“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種速度會下降,”報告指出。

“在陸地、淡水和海洋中,人類活動正迫使物種數量和自然系統走向邊緣,”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幹事馬可·蘭貝蒂尼(Marco Lambertini)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來源:《自然》,2016年10月31日,doi:10.1038/nature.2016.20898;來源:《2016年地球生命力報告》

面臨數量下降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喪失——由伐木、農業和河流等淡水系統的破壞造成。淡水種群的數量下降了81%,人們越來越認為它們的處境比陸地地區的種群更糟。

“種群數量平均下降超過80%,坦率地說,這令人感到恐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的高階科學家邁克·霍夫曼(Mike Hoffmann)在英國劍橋說。“這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我們對淡水環境造成破壞的最有力的證據。”

來源:《自然》,2016年10月31日,doi:10.1038/nature.2016.20898;來源:《2016年地球生命力報告》

資料缺失

該分析每兩年釋出一次,彙集了來自3000多個持續跟蹤種群的來源的資料,包括短期和長期監測專案。它跟蹤了大約3700種脊椎動物的14152個種群的狀況。但這並不能說是全面的:儘管自2014年版以來增加了數百個物種(其中許多是魚類),但該資料集具有“主要地理空白”,報告承認,其大部分資料集中在西歐。

該研究的另一個偏差是,監測注意力可能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已經下降的種群上,霍夫曼指出。他說,總體下降趨勢將掩蓋一些種群的增加。不過,霍夫曼表示,隨著新的監測計劃提供來自採樣不足地區或物種的資料,這些偏差可能會減少。

英國劍橋大學的保護科學家裡斯·格林(Rhys Green)也認為,資料可能存在偏差,但他表示,方法和資料較2014年的報告有了實質性的改進。“沒有資料集或統計程式可以產生完美的結果,但這是我們擁有的最佳指標,對政策制定很有價值,”他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10月28日首次發表

Nisha Gaind is Nature’s Bureau Chief, Europe. She has been with Nature since 2013, and moved into her current position in July 2018. She has a MSci degree in astrophysics and physical chemistry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More by Nisha Gaind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