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新冠疫苗加強針之前,先為全世界接種疫苗

僅有不到0.5%的疫苗劑量被分配給了生活在低收入國家的人們

A crowd of people line up on sidewalk outside a colorful building.

2021年8月27日,在象牙海岸阿比讓進行的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活動中,人們在阿賈梅主市場排隊接種輝瑞新冠疫苗。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到本月底,每個國家至少有10%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 其目標是到年底將這一數字提高到40%,到2022年年中提高到70%。

可悲的是,這些目標幾乎沒有實現的機會。截至9月中旬,全球已接種超過58億劑新冠疫苗,其中絕大多數(約80%)流向了生活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們。 僅有不到0.5%的劑量流向了低收入國家的人們。

這種巨大的差距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目前可用的疫苗供應大部分被少數國家買斷,而不是透過諸如“新冠疫苗實施計劃”(COVAX)等全球機制公平分享。“新冠疫苗實施計劃”由世衛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組織,旨在為有需要的國家開發和分發新冠疫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屬於20國集團(G20)的國家——未能承諾公平分配這項全球公共衛生產品,而是選擇優先考慮為其國內已經完全接種疫苗的人群提供加強針。 在這裡,我們必須區分給部分人接種兩劑疫苗的第三針和給所有人接種的加強針。第三針應該給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接種,例如那些沒有足夠抗體來保護自己的器官移植接受者。

相比之下,加強針是給已經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接種的,目的是提高免疫反應。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在年底前暫時暫停接種加強針。 我們認為需要更多資料來確定哪些人群可能需要加強針以及何時需要。我們現在擁有的資料不支援在普通人群中接種加強針。

一些證據表明,接種疫苗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抗體水平會下降,對感染的療效也會降低。但是,目前還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新冠疫苗在預防重症、住院或死亡方面的保護作用會顯著下降。此外,過早或過於頻繁地廣泛接種加強針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這也會對疫苗的接受度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我們認為需要更多資料來使關於加強針的政策能夠以科學為依據。必須進行研究,以確定使用與最初接種的疫苗不同的疫苗作為加強針是否更好,是否可以使用部分劑量,哪些人群(例如老年人)需要這些針劑,以及應該多久接種一次。目前,當全球數十億人甚至還沒有接種第一劑疫苗時,給可能實際上不需要加強針的人接種加強針是毫無意義的。這數十億人包括奮戰在這場大流行前線的醫護人員。優先為所有這些人接種疫苗將防止無數人死亡。當務之急是全球目標應該是在每個國家/地區(而不僅僅是在少數幾個國家/地區)向優先人群提供高覆蓋率的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

如果20國集團國家現在與“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分享其疫苗供應,它們可以立即分配給9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雖然“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已與幾家製造商達成了協議,並且正在開發一系列廣泛的疫苗,但各公司正在優先向高收入國家銷售。出口限制、原材料短缺以及公司之間合同缺乏透明度意味著向“新冠疫苗實施計劃”的供應量遠低於預期。最近的更新顯示,今年預期供應量減少了25%。 即使預期的14億劑疫苗仍然可以到位,它們也只夠覆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20%的人口。

在這場大流行病爆發18個月後——這是100多年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每天仍有多達10,000人死亡。其中包括奮戰在醫療一線的未接種疫苗的人、老年人以及其他在幾乎無法獲得疫苗的國家/地區的弱勢群體。 資源豐富的國家可以迅速結束這種致命的不平等現象——只要他們有這樣做的道德底線。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