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日常語言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演變速度最慢。
在一篇論文中,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專注於英語動詞變位在1200年期間的演變。在另一項研究中,英國雷丁大學的一個團隊回顧了同源詞(不同語言中用於同一物體或含義的發音相似的詞,例如“water”和德語“wasser”),以確定所有印歐語系語言如何從6000至10000年前存在的共同祖先發展而來。
雷丁大學的進化生物學教授馬克·佩吉爾在談到他的研究時說:“我們的頻率效應使我們能夠識別……超保守的語言元素。也就是說,它們是我們一直使用的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在尋找同源詞的過程中,佩吉爾和他的團隊檢查了87種印歐語系語言中的約200個詞,包括“water”、“two”、“to die”和“where”等詞。每個詞的同源詞的獨特類別數量從一個(表示所有詞聽起來都相似)用於常用概念(如數字)到多達46種不同的基本聲音來描述單個實體(如鳥)。例如,在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數字三的詞都與英語版本相似:從西班牙語的tres到德語的drei再到印地語的theen。相比之下,鳥的詞有幾種不同的聲音與之相關,例如西班牙語的pajaro和法語的oiseau。
然後,研究人員將重點縮小到僅四種印歐語系語言(英語、西班牙語、希臘語和俄語)中每個詞的使用頻率。佩吉爾說,該團隊發現,即使含義相同的詞不是同源詞,它們的使用頻率在總體上也是相似的。他說:“西班牙語中的高頻詞與英語中的高頻詞相同。這[表明]我們可以提出一種印歐語系的使用頻率。”
透過結合他們的資料,研究人員確定,替換不常用的詞最少需要750年,而新詞演變成最常用詞則需要長達10000年。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英語的詞根,追溯了該語言中動詞變位從1200年前的《貝奧武夫》時代到16世紀的莎士比亞時代再到現在的形式的演變過程。多年來,英語中幾種動詞的過去式形式已經消失,現在只剩下一個規則:在動詞末尾新增“-ed”。(過去式形式以“-ed”結尾的動詞在現代英語中是“規則動詞”。)
研究人員查閱了可以追溯到古英語時代的語法文字,編目了他們遇到的所有不規則動詞。其中包括:仍然不規則的“sing”/“sang”、“go”/“went”,以及已經規則化的“smite”,它在古英語中曾經是“smote”,但後來變成了“smited”,還有“slink”,現在是“slinked”,但在1200年前是“slunk”。他們找到了177個在古英語中不規則的動詞和145個在中英語中仍然不規則的動詞;今天,177個動詞中只有98個沒有被“規則化”。
在計算了177個不規則古英語動詞中每個詞的使用頻率後,研究人員確定,演變成規則變位形式最快的詞的使用頻率明顯低於那些隨時間推移保持不變的詞。事實上,他們的統計分析確定,給定兩個動詞,如果一個動詞的使用頻率比另一個動詞低100倍,那麼它的演變速度將比使用頻率更高的動詞快10倍。他們預測,下一個趨於規則化的動詞將是wed,它的過去式將從wed規則化為wedded。
哈佛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的研究生、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埃雷茲·利伯曼說:“透過提高頻率,動詞變得更加穩定。”他補充說,哈佛大學和雷丁大學的論文都為自然選擇的一個版本提出了論據,該版本作用於語言進化並反映了生物進化。他說:“這兩項研究都說明了頻率對詞語生存的深刻影響。”
《語言學習和進化的計算本質》一書的作者、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教授帕爾塔·尼約吉說,這些實證研究結果與關於詞彙進化的理論模型是一致的。他指出:“語言在不斷變化。在生物進化中,這個事實已經受到了很多關注,但事實是,在語言中,這種情況也一直都在發生。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評論說,語言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進化,這就像物種形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