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群深受交通汙染健康威脅

政府科學家正在調查空氣汙染與一系列健康影響之間的聯絡,包括哮喘、心臟病和自閉症

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市 –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超過1000名兒童湧出哈德森K-8學校,渴望在社群裡玩耍。橄欖球隊正在為訓練做準備,在學校的草地上與教練一起鍛鍊。

就在操場圍欄之外,一排排柴油卡車正在怠速,它們從一個巨大的港口綜合體開往擁堵的高速公路時被堵在了路上。火車也隆隆駛過。此外,還有一個新的提議,要將街道對面的貨物倉儲區改造成一個大型鐵路貨場,這將帶來更多來自港口的卡車。

這是哈德森學校典型的一天,但有一點不同。他們迎來了一位訪客——美國頂尖的環境健康科學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刊登更多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主任琳達·伯恩鮑姆週四訪問了洛杉磯和長灘,親身瞭解社群如何在環境相關健康問題中掙扎。僅在這個地區,她的研究所過去幾年就花費了2300萬美元,主要用於資助科學家調查空氣汙染與一系列健康影響之間的聯絡。

一年幾次,伯恩鮑姆會訪問社群——其中許多是低收入的少數族裔地區——這些聯邦研究資金被用於研究環境汙染物和人類健康。在洛杉磯地區,最近的研究,主要由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發現居住在高速公路附近的人們與哮喘、肺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自閉症和其他健康影響之間存在聯絡。

從長灘延伸到東洛杉磯的區域,被環保活動人士稱為“柴油死亡區”。來自卡車、輪船、火車和其他柴油動力來源的排放物籠罩著該地區。

“洛杉磯有很多健康問題,我們懷疑其中許多與環境有關,”伯恩鮑姆說。

她說,從全國各地,不僅僅是南加州,“證據表明交通汙染對公眾健康有巨大影響”。“住在主要道路附近對你的健康有害。這是肯定的。”

在許多方面,伯恩鮑姆是在進行一次有毒之旅。與大多數只看到迪士尼樂園、海灘和其他風景名勝的遊客不同,伯恩鮑姆在那裡是為了瞭解該地區面臨全國最嚴重空氣質量問題的底細。

在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的陪同下,他們向她介紹了最新的研究,伯恩鮑姆首先停在一個可以俯瞰洛杉磯和長灘港口全貌的觀景點。這兩個並排的設施加起來是世界第六大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也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口。

“我目睹了港口從一個有趣的地方發展成一個環境噩夢,”急診室醫生和環保活動家約翰·G·米勒博士說,他治療了大量患有哮喘的港區兒童和患有心臟病的成年人。

安全環境聯盟的傑西·馬奎斯是威爾明頓的終身居民,該地位於港口和幾個煉油廠附近。他告訴伯恩鮑姆,40年前,港口綜合體的規模是現在的五分之一。他小時候聞到的是空氣中的鹽味,而現在他更多聞到的是柴油廢氣和煉油廠汙染物。

南加州大學的社群外展主任安德里亞·赫里科組織了伯恩鮑姆的參觀活動。她說,每小時約有500輛卡車隆隆駛過哈德森學校附近的 Terminal Island 高速公路,以及附近卡布裡洛高中附近。她說,由於港口、煉油廠、火車和高速公路的四重打擊,那裡的碳和超細顆粒物水平非常高。研究表明,這些顆粒物會滯留在肺部,引發哮喘、心臟病和其他呼吸道和心血管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汽車、卡車、工業和消費品清潔法規,洛杉磯地區的空氣質量,特別是霧霾,已經得到顯著改善。近年來,隨著港口官員實施新技術,包括一項清潔卡車計劃,該計劃用配備顆粒過濾器的較新型號取代了許多舊柴油卡車,兩個港口周圍的排放量有所下降。

然而,嚴重的汙染仍然存在。在整個港區,特別是沿著從長灘延伸到洛杉磯以東的阿爾罕布拉的 710 號州際公路,已經發現了致癌交通汙染物的熱點。臭氧是霧霾的主要成分,在洛杉磯盆地仍然是全國最嚴重的。細顆粒物也是最嚴重的。

“在居民區內或附近存在工業設施是南加州令人悲哀的現實,”洛杉磯港環境管理主任克里斯·坎農說。

該地區最新的爭議集中在是否在哈德森K-8學校的操場對面建造一個153英畝的鐵路貨場,該學校建於1967年。伯靈頓北方聖達菲公司已在港口擁有的土地上提出了該專案,該土地目前用於貨物倉儲和轉運,以便更有效地將貨物進出港口。

鐵路貨場提案將給西長灘社群帶來更多的卡車流量,但它的目的是減少卡車沿著從港口到東洛杉磯鐵路貨場24英里高速公路的行駛量。上個月釋出了一份環境影響報告草案。來自港口的集裝箱將在擬建的鐵路貨場從卡車上卸下並裝上火車,估計每年將給哈德森學校社群帶來150萬次以上的卡車出行。鐵路公司表示,它將使用替代燃料機車和電動起重機和其他裝置,並且只允許低排放卡車。但社群活動人士擔心排放量增加和健康威脅。

哈德森學校的前護士蘇珊娜·阿諾德——由於學校面臨嚴重的預算削減,她去年被解僱——告訴伯恩鮑姆,1100名學生中約有250名患有哮喘。空氣質量官員為學校提供了用於測試空氣的監測器,以及用於教室的過濾器。

阿諾德說,當老師進行“嗅覺”測試並聞到空氣中的廢氣或化學物質時,孩子們會待在室內。

伯恩鮑姆皺起了眉頭。“可能有很多你永遠聞不到的排放物,”她警告說。其中包括已知的致癌物,如三氯乙烯和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但當哈德森學校校長凱瑟琳·因布羅恩告訴她,自從在教室裡安裝了空氣過濾器後,孩子和老師的身體更健康時,伯恩鮑姆因這個有希望的訊息而振作起來。校長說,每個人都評論說他們在學校呼吸更順暢了,儘管他們回家後又恢復到同樣的糟糕空氣。伯恩鮑姆認為這是改善健康的潛在方法,並建議科學家比較有和沒有過濾器時兒童的肺部健康狀況會很有價值。

校長帶伯恩鮑姆參觀了學校操場。“歡迎來到終端島停車場,”因布羅恩說。她說,那天在操場旁邊的 Terminal Island 高速公路上怠速的卡車排隊比平時更糟糕。煙霧飄上來,伯恩鮑姆和其他人感覺他們的肺吸入了廢氣。

伯恩鮑姆在北卡羅來納州研究三角園區的辦公室裡,在審查了科學證據後,她非常清楚交通尾氣的健康影響。但她每年都會幾次訪問像這樣的社群,看看真正的人們是如何掙扎的。

“我需要看到這些,”伯恩鮑姆說。“這有助於我理解影響。人們確實缺乏對汙染區域性性的理解。很多問題就在我們自己的後院。”

最近的一次訪問是路易斯維爾的橡膠鎮社群,那裡有許多化工廠和一家橡膠廠。

她說,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問題。在洛杉磯,空氣質量,特別是來自交通的空氣質量是最差的之一,但其他地區有不同的問題——燃煤電廠、化工廠、受汙染的水、危險廢物。

“看到這些確實對我有幫助,”當她走在哈德森學校的院子裡,走到鐵絲網圍欄旁觀看一輛輛柴油卡車蜿蜒而過時,她說。“讀到它是一回事,看到它又是另一回事。”

當晚,在帕拉蒙特舉行的一個社群論壇上,伯恩鮑姆告訴居民,她沒有被她在洛杉磯看到的“絕對輝煌”的天空所迷惑,那是十月初一場不尋常的降雨後的第二天。她告訴他們,看到他們的社群“真正觸動了我們的努力有多麼重要”。

她的聯邦研究所資助了南加州環境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該中心是 1996 年南加州大學和加州大學的科學家之間開始合作的,主要研究與空氣汙染物相關的問題。

她告訴約70名居民的聽眾,NIEHS資助的港區研究報告稱,空氣質量與哮喘、嬰兒個頭較小、心血管疾病、肺功能甚至死亡之間存在聯絡。研究人員還在調查早期接觸是否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引發疾病和其他健康影響,因為嬰兒和胎兒“更容易受到傷害”,她說。

在他們從長灘到東洛杉磯的 710 高速公路 15 分鐘的公交車行程中,一位南加州大學的教授計算出僅一個方向就有 550 輛卡車。高速公路是卡車往返港口的主要路線。研究表明,這些社群因空氣中的有毒物質而患癌症的風險更高。

南加州大學預防醫學教授埃德·埃沃爾博士說,大約一半的洛杉磯縣居民——約700萬人——居住在高速公路一英里範圍內,“有些人居住在 100 米或更近的地方,這非常近”。

南加州環境健康科學中心主任弗蘭克·吉利蘭博士說,在高速公路附近長大的孩子,肺功能比超細顆粒物水平高的地方低約 10%。此外,根據助理教授希瑟·沃爾克的調查研究,居住在高速公路 309 米內的母親所生的孩子患自閉症的可能性似乎是原來的兩倍。

洛杉磯縣環境衛生主任安傑洛·貝拉莫說,洛杉磯聯合學區有 90 所學校靠近高速公路,並且高度暴露於交通廢氣中。他說,一項新的學區政策禁止在高速公路 500 英尺範圍內建立新學校,除非學區確定沒有其他替代地點。

“但我們仍然要處理離得太近的 90 所學校,”他說。在某些情況下,高速公路和其他設施正在向現有學校移動。“關於[健康影響]的知識越來越多,而瘋狂的是我們仍然在這樣做,”貝拉莫說。

南海岸空氣質量管理局助理副執行官亨利·霍戈說,他的機構為選擇學校地點提供指導方針,但由於它對土地使用規劃沒有管轄權,因此沒有規定。

在論壇上,伯恩鮑姆聽取了幾位母親的發言,其中許多人說西班牙語,她們告訴她,她們在照顧患有哮喘的孩子時非常吃力。她們害怕讓孩子們在戶外玩耍。

臨近夜晚結束時,蒂姆·波杜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作為港口的一名碼頭工人,他已經在柴油廢氣環境中工作了 27 年。他有很多同事患有癌症,他討厭呼吸廢氣。但他熱愛自己的工作。

波杜說:“一旦你中毒了,你永遠都無法擺脫它。”但是,他補充說,“你不能為了逃避而放棄工作。” 他是一名起重機操作員,他說他很樂意看到所有港口裝置都“插上電源,變得綠色環保”。

他對伯恩鮑姆和其他官員說:“我們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講。當你們採取行動時,請不要忘記工人。”

伯恩鮑姆說,辯論必須超越工作與健康之間的對立。她說,很明顯,港口和高速公路在經濟上是必要的,但它們的設計和裝備必須能夠保護社群的健康。她說,社群不應只計算清潔技術的成本,而應計算避免疾病所節省的成本。

 她說:“你們必須將因兒童患哮喘和人們心臟病發作而節省的資金量化成具體的數字。” “你們必須轉變思路,說以正確的方式做事可以節省多少錢。”

本文最初刊登在環境健康新聞,該新聞來源由非營利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