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糧倉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了。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農業生產的中心已經向北和向西移動,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由於全球變暖,這種趨勢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繼續下去。
這項研究昨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的線上版上,描述了這種轉變如何給美國的基礎設施帶來新的壓力,因為鐵路和火車取代了內河船成為農業運輸的主要方式。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布魯斯·麥卡爾說:“你肯定需要擴建裝卸和出口設施,並加強從北達科他州向西和向東的鐵路線的強度。我們談論的是一個50年的擴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農業部門已經對國家運輸基礎設施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佔所有運輸噸位的 22%。
在總運輸量中,穀物佔最大份額。然而,即使是這種情況也可能發生變化,因為蒸發溫度障礙允許玉米生產在明尼蘇達州和達科他州肥沃的土壤中擴充套件。按面積計算,玉米的產量是小麥的三倍。
麥卡爾說:“這意味著你要運輸三倍的量。這給基礎設施帶來了新的運輸需求。”
從水路到鐵路的轉變
過去,密西西比河一直是美國谷物的主要輸送管道,但許多因素正在限制它的作用。該研究發現,自 1950 年以來,玉米產量已經向西北方向轉移了 150 英里,如果升溫模式繼續按照預測的那樣發展,這種趨勢很可能會繼續下去。較高的溫度也可能會降低密西西比河的水位,從而使駁船運輸更加昂貴。
在去年夏天干旱最嚴重的時候,這條河降到了自 1988 年以來的最低水位,商業活動不得不暫停了幾天。
研究報告稱,與此同時,由於作物組合向更北的方向轉移以及與河流系統的距離縮短,鐵路運輸將需要增加“8-14%”。這將意味著更多的鐵路線,還有穀物升降機、側線和短線鐵路路基。
卡車運輸也可能會增加,儘管幅度會稍微小一些。
如果基礎設施跟上生產轉移的步伐,美國可能在國際食品市場中發揮比今天更大的作用。雖然氣溫上升可能會解鎖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的肥沃地區,以及其他五大湖地區和省份,但世界較赤道地區的糧食產量預計會下降,從而導致對美國農作物的更大需求。
需求的增加將需要更多的出口碼頭,特別是在東北部和西北部。大量的農作物可以透過五大湖運輸,儘管那裡的水位下降也可能會提高運輸成本。
美國是許多農產品的主要世界供應商,也是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約佔全球作物的三分之一,據農業部稱。
美國農民每年生產價值約 1430 億美元的農作物和約 1530 億美元的牲畜。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