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的慾望:男性和女性對色情影像的反應相同

這項結果並非最終定論,因為研究結果可能會進一步引發關於性喚起差異的討論

《花花女郎》(Playgirl)雜誌以面向(據推測為異性戀)女性的性影像而聞名。但它同樣出名的是最終擁有了大部分同性戀男性讀者。這本男性生殖器影像豐富的期刊的命運似乎證實了現代流行的觀點,即女性對這種視覺刺激並不特別感到興奮。隨後的一些科學發現似乎也證實了這種傳統觀點,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腦對性影像的反應不同。

此類研究的問題在於,女性可能會將關於性和慾望的社會和文化包袱帶入受控的實驗室環境。很難獲得對性刺激的無過濾的生物學反應,尤其是在大多數研究依賴於女性自己報告她們的反應時——這些反應往往受到社會文化影響的束縛。

為了去除這些包袱並只關注生物學反應,一個研究小組收集並處理了 61 項相關研究的腦成像結果,得出的結果可能會引發一些爭議。該小組的分析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對性刺激視覺影像做出反應的大腦通路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些結論於 7 月 15 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資深研究作者、德國圖賓根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論研究所神經元收斂研究小組負責人哈米德·努裡說,其他研究通常使用對特定大腦區域的狹隘關注的主觀性興奮報告。他的團隊試圖更全面地觀察對視覺性刺激做出反應的大腦網路,同時排除諸如觸控等影響。他說,透過這種方式,他和他的同事們專注於性影像本身如何觸發“快速、無審查的生物學反應,超越了社會假設的帷幕。”

努裡說,當這層帷幕被移除後,研究小組發現,男性或女性的性別對神經網路在響應視覺色情內容時如何運作影響甚微。為了得出這種對現有證據的新看法,努裡和他的同事們檢查了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來比較不同性取向的生物學男性和女性參與者的大腦的研究:同性戀、雙性戀和異性戀(這些分析通常不包括非二元或雙性人參與者)。當參與者觀看令人興奮的影像時,fMRI 反映了大腦啟動時神經血液流量的變化。努裡和他的同事們觀察了在興奮期間一起活躍的區域,並使用統計資料來控制偶然出現的連線。他們發現,當大腦網路對視覺刺激做出反應時,男性和女性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基於性別的差異。然而,當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並觀察性取向時,他們發現,根據參與者是同性戀、雙性戀還是異性戀,不同的性喚起迴路被啟用。

努裡和他的合著者說,這些發現與早期表明性別差異的結果相悖,包括金·沃倫和他的同事經常引用的工作,他們報告了一個名為杏仁核的大腦區域的基於性別的性喚起差異。為了回應這項新研究,埃默裡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神經內分泌學教授沃倫對一些統計結論提出了質疑。他指出,在 61 項研究中,90% 的參與者是異性戀者。為了使性取向真正對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其他 10% 的人群必須產生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

“換句話說,10% 的樣本造成了差異,”沃倫說,他希望看到只使用 90% 的異性戀受試者進行的分析。他說,如果異性戀群體內的男性和女性在他們的大腦對性喚起的反應方式上仍然相似,即使他們的異性戀影響了性喚起反應,“那麼我就會信服了”。作為回應,努裡指出了他的團隊在他論文中引用的一項比較,該比較發現男性和女性異性戀者的大腦啟用沒有差異。

沃倫指出了他的團隊 在 2014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該研究重複了其 2004 年發現的杏仁核啟用的差異。該研究包括 13 名生物學男性參與者、13 名生物學女性參與者和 13 名攜帶 Y 染色體但發育為“女性典型”的女性參與者。沃倫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女性的杏仁核對視覺性刺激的反應與男性不同,並且兩組女性的大腦啟用彼此相似。沃倫指出,努裡和他的同事們將 2004 年的研究納入了他們的薈萃分析,但沒有納入 2014 年對這些結果的重複研究。

努裡說,他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測試,以檢視新增缺失或被忽視的資料是否會改變他們的結果。“正如我們在論文中所報告的那樣,這些發現非常可靠,”他說。他說,由於沃倫引用的 2014 年重複研究每組僅涉及 13 人,因此將其納入不太可能對這些最新結果產生太大影響。

2004 年和 2014 年研究表明杏仁核性別差異的另一位合著者表示,他們的結論與努裡及其團隊報告的結論非常相似:“對於大腦的大部分割槽域,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神經反應實際上是相似的,”埃默裡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神經影像學專家斯蒂芬·哈曼在談到他們小組的研究時說。他的團隊僅在“少數小型結構”中發現了區別,例如杏仁核。哈曼還指出,努裡和他的同事們在大腦測量中使用的最小解析度將覆蓋多達 20% 的杏仁核。他說,在這五分之一的區域內,可能隱藏著未被發現的更細微的大腦差異。

努裡說,考慮到他的團隊分析中包含的大量人員,它應該能夠檢測到存在的大部分差異。“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聲稱絕對沒有任何差異,無論如何,”他說,並且未來具有更高解析度的研究可能會顯示其他結果。

追求這種精細的解析度以獲得關於性別之間差異(或缺乏差異)的最終定論似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即使我們最終解決了所有單個子區域,”努裡說,“每個體素仍然包含成千上萬的[腦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形成可以具有性別特異性的複雜網路。”與此同時,他補充說,“我們所能說的是,根據迄今為止我們一致收集的測量結果,薈萃分析並未表明在生物性別方面存在差異。”

注意:本文已更新,加入了哈米德·努裡對金·沃倫關於需要對異性戀男性和女性進行比較的回應。

Emily Willingham is a science writer and author of the books Phallacy: Life Lessons from the Animal Penis (Avery,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 2020) and The Tailored Brain: From Ketamine, to Keto, to Companionship: A User's Guide to Feeling Better and Thinking Smarter (Basic Books, 2021).

More by Emily Willingh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