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 2014 年對於火箭來說並不順利,但對於各種型別的機器人來說卻是豐收的一年。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嗅出了甲烷的跡象;歐洲航天局將一個洗衣機大小的著陸器降落到彗星上。7 月,研究人員使用機器人潛水器探測了地球上最難以到達的區域之一——極地冰下的海洋。
涅柔斯冰下(NUI)潛水器的測試結果於 12 月 16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釋出。
在四次北極潛水中,潛水器捕捉到了生長在海冰底部的棕色藻類的影像,而巨大的橈足類甲殼動物和成群的凝膠狀海樽在浮冰下游泳。“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記錄到冰下如此豐富的生命,” 德國不來梅哈芬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學家、遠征首席科學家安特耶·博蒂烏斯說。這次遠征是使用德國破冰船極星號進行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過去,人們透過遵循預設方向的自主滑翔機和透過鑽孔降低儀器的實驗來研究海冰下的環境。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 (WHOI) 的海洋地球化學家、NUI 專案的首席研究員克里斯·格曼說,NUI 可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三個維度上進行探索。
他說,額外的繪圖、收集樣本和視覺探索能力“就像從穴居人繪畫到莫奈繪畫一樣。”
NUI 由 WHOI 耗資約 300 萬美元建造,其設計基於涅柔斯號遙控水下航行器,該航行器於 2009 年潛入海洋最低點挑戰者深淵底部。涅柔斯號於 5 月在海上失事,顯然是由於 10 公里深處的極端壓力造成的內爆。
與涅柔斯號一樣,NUI 透過一根細光纖電纜接收指令,該電纜將航行器連線到支援船。飛行員可以透過連線向航行器傳送指令並接收影片和其他資料。由於電纜容易斷裂,NUI 被程式設計為在與船舶失去通訊時遵循預設指令。在四次北極潛水中的三次中,電纜斷裂,極星號上的研究人員透過向其傳送聲訊號成功回收了 NUI。
在潛水過程中,NUI 從船隻航行了最多 800 米。它的線軸可容納 40 公里的光纖電纜,因此 WHOI 計劃在未來的冰下測試中從支援船探索長達 20 公里的區域。最終,該團隊希望利用 NUI 研究冰川和冰架的底部,包括南極洲那些正在迅速退縮的冰川和冰架。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4 年 12 月 16 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