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科學家在俄羅斯威脅中擔憂生命和未來

研究人員表示,衝突將阻礙烏克蘭自2014年革命以來取得的進展

A soldier in camouflage walks amongst sandbags.

2022年2月7日,一名烏克蘭士兵走在烏克蘭第503獨立海軍陸戰營在烏克蘭Verkhnotoretske附近的前線陣地。

隨著烏克蘭準備迎接俄羅斯迫在眉睫的入侵,幾位烏克蘭科學家告訴《自然》雜誌,他們和他們的同事正在採取措施保護自己和他們的工作,包括收集自衛物品和準備逃離。緊張局勢升級發生在推動烏克蘭切斷與俄羅斯的聯絡——包括與研究相關的聯絡——並與歐盟建立更緊密聯絡的革命八年後。研究人員擔心,新的衝突將使烏克蘭陷入動盪,並停止其在科學領域取得的進展。

“此刻,我正坐在溫暖的地方,並且可以上網。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會這樣,”基輔數學研究所的數學家伊琳娜·葉戈爾琴科說,該研究所靠近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邊境。

在過去幾周,俄羅斯在其與烏克蘭的邊境以及白俄羅斯境內部署了大量軍隊,這標誌著自2013年以來一直存在的緊張局勢迅速加劇。當時,波抗議和內亂在2014年初推翻了烏克蘭親俄領導人,該國選舉了一個親歐洲的政府。同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克里米亞的研究機構以前由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運營,被移交給俄羅斯控制。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的戰鬥至今仍在繼續。衝突導致18所大學從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遷往該國其他地區,許多研究人員失去了家園和實驗室。流離失所的大學之一——瓦西里·斯圖斯頓涅茨克國立大學(現位於文尼察)——的大部分教職員工都是被迫離開並失去財產、生計和家庭關係的人,該機構的校長羅曼·費多羅維奇·赫裡紐克說。

由於衝突,許多烏克蘭研究人員切斷了與俄羅斯的聯絡,並與他們在歐洲、美國和中國的同行建立了新的聯絡。“失去已建立的關係並建立新的關係是很痛苦的,但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該大學科學工作副校長伊利亞·哈吉諾夫說。 2015年,烏克蘭加入了歐盟的旗艦研究資助計劃,使其科學家擁有與歐盟成員國相同的申請資助的權利。

部隊調動

現在,大約有13萬俄羅斯軍隊駐紮在與烏克蘭的邊境以及白俄羅斯境內,西方評論員認為這是侵略行為(見“緊張局勢升級”)。俄羅斯表示沒有入侵計劃,但一些科學家感到壓力。

“戰爭的威脅非常真實。我覺得我明天或後天可能會死,但我對此無能為力,”葉戈爾琴科說。雖然她覺得準備是徒勞的,但她仍在為手機和充電寶等電子裝置充電,並與家人保持聯絡。“所有科學家都這樣做,”她補充道。

“總的來說,俄羅斯的緊張局勢旨在在烏克蘭製造混亂,並損害經濟形勢。我們知道,我們將獲得更少的研究資金,更少的旅行機會,以及在烏克蘭境內舉行內部會議的零機會,”她說。但總的來說,她儘量不擔心,並且比平時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應對這種情況。“數學是一種很好的療法,”她說。

在距離俄羅斯邊境30公里的蘇梅國立農業大學,工作人員接受了在發生敵對行動時如何行動的培訓。該大學制定了員工從建築物疏散到防空洞的計劃。還有計劃將獨特的科研裝置和生物樣本移出該地區。

“在私人談話中,科學家們說他們已經收集了裝有檔案和必需品的‘警報手提箱’,”該機構的經濟學家尤里·丹科說。他說,這些包裡裝有衣服、藥品、工具、自衛物品和食物。丹科不相信俄羅斯會入侵,但他說,如果入侵,許多科學家將被迫從家搬到烏克蘭控制的地區繼續工作——或者可能不得不出國。“如果被佔領,科學家們不會為敵人工作,”他補充道。

努力保持冷靜

在更西邊的城市,靠近波蘭邊境的利沃夫,計算機科學家奧列克桑德爾·別列茲科說,許多人感到緊張,但正在努力保持冷靜。“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戰爭在八年前就開始了;它不是現在才開始的,”他說。

在利沃夫理工國立大學工作的別列茲科原計劃在三月底為大約20名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舉行一次關於開放科學的小型會議;他說現在很可能要取消。“烏克蘭的研究狀況不佳,許多人正試圖發展我們的研究系統,使其接近歐洲和世界標準,”他說。如果發生戰爭,政府的首要任務將是武裝部隊和幫助人們生存。

莫斯科K.A.季米里亞澤夫植物生理研究所的植物生物學家弗拉基米爾·庫茲涅佐夫說,他的國家和烏克蘭之間的局勢是非常不受歡迎和不可接受的。“他們不會給研究人員錢。許多研究人員將離開烏克蘭,那將非常糟糕,”庫茲涅佐夫說。他認為不會發生入侵,並希望局勢很快穩定下來。儘管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已經減少,但烏克蘭的科學家們儘量不表現出他們與俄羅斯同行有聯絡,“以免讓自己和家人處於危險之中”,庫茲涅佐夫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22年2月19日首次發表

Holly Else 是《自然》雜誌駐倫敦的記者。她撰寫關於科學家如何進行研究並交流其發現的文章。在2018年加入《自然》雜誌之前,她曾為《泰晤士高等教育》撰寫關於研究政策和大學的文章,並且她在工程、傳染病和公共衛生方面擁有報道經驗。她在謝菲爾德大學學習生物醫學科學,並擁有倫敦帝國學院的科學傳播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Holly Else

Nisha Gaind 是《自然》雜誌歐洲分社社長。她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自然》雜誌工作,並於2018年7月擔任現職。她擁有倫敦大學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和物理化學理學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Nisha Gaind

《自然》雜誌 於1869年首次出版,是世界領先的多學科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發表最優秀的同行評審研究,推動突破性發現,並受到世界各地思想領袖和決策者的閱讀。

更多作者:《自然》雜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