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建立由公私合作管理的“研究銀行”的提案正在被提出,以此作為在財政緊縮時期加強美國研究機構資金的一種方式。
這個想法出自邁克爾·盧貝爾 (Michael Lubell),美國物理學會公共事務主任,以及湯姆·卡利根 (Tom Culligan),前眾議院撥款小組委員會立法主任,該小組委員會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資金,該委員會主席弗蘭克·沃爾夫最近已退休。
“問題在於,科學研究和[科技]企業是否真的能夠在支離破碎的年度撥款流程中蓬勃發展,”盧貝爾告訴《化學世界》。“答案很明確,這非常有問題。”他指出,美國政府曾多次停擺,以及全面預算削減,這些都使得制定長期研究計劃非常困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擬議的研究銀行將以 1000 億美元(660 億英鎊)設立,用於平滑美國政府科學資助的一些波動。它還將為企業和行業提供一個投資於長期專案的渠道,如果他們自己進行投資,將無法向股東證明其合理性。
最初的 1000 億美元預計將基於未來兩年內對美國稅法進行的修訂,並且預計將透過所謂的資金迴流來實現。
目前的估計表明,跨國公司至少儲存了 2 萬億美元的“離岸”收入。公司已經為這筆資金支付了當地稅款,如果將其帶回國內,則必須支付美國稅款。“資金迴流假期”等政策引起了一些興趣,這些政策將為將利潤返還給美國母公司的跨國公司提供稅收減免。
國會和白宮似乎對透過降低這筆資金應繳納的公司稅(低於通常的 35% 的稅率)來嘗試資金迴流感興趣。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奧巴馬總統主張關閉獎勵公司將利潤保留在海外的稅收漏洞。
與普通投資銀行一樣,這筆錢將投入證券或債券,並進行投資。盧貝爾認為,7% 的平均回報是合理的。“如果你再假設通貨膨脹率相對較低,約為每年 2%,你可以提取 5%,並留下 2% 用於再投資,以跟上通貨膨脹,”他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