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需加強追蹤農場動物和工人中禽流感傳播,流行病學家表示

一種神秘的呼吸道病毒從動物傳播到人類並引發新冠疫情四年後,警惕的流行病學家們正密切關注一種在美國奶牛中傳播的禽流感毒株

Black and white dairy cows eating hay and silage

Bryan Miguel/Getty Images

禽流感一直在肆虐家禽、野生鳥類甚至哺乳動物,但在當前的疫情中,並未對許多人造成嚴重影響。但在最近幾周,該病毒已開始感染美國奶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報告稱,截至4月26日,至少有34個牛群出現患病動物。並且得克薩斯州一名乳品工人的人類病例加劇了人們對該病毒(稱為H5N1)可能在人群中更廣泛傳播的擔憂。美國農業部已宣佈,將對爆發疫情州的牛肉碎進行檢測作為預防措施,儘管人們認為該病毒是透過與受感染動物的密切接觸傳播的。

鑑於新冠病毒迅速發展成致命大流行病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我們很難知道我們應該對另一種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的蔓延感到多麼擔憂。因此,《大眾科學》採訪了凱特琳·杰特琳娜,她是一位獨立的流行病學家,撰寫了一份廣受歡迎的公共衛生通訊,內容關於疫情迄今為止的發展情況以及美國如何加強管理——她說,最初的應對是“非常不協調、混亂的”。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作為一名密切關注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學家,您如何看待禽流感局勢的發展?

發生了很多事情,而且速度很快,我認為這讓我們的流行病學家和病毒學家,以及獸醫,都感到有些緊張。H5N1在過去兩三年裡確實在升溫,但過去幾個月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正在奶牛中傳播。

我們一直秉持的信條是,溢位效應很常見,但大流行病很少見,因為必須連續發生許多不幸的事情。但大流行病就像一場輪盤賭:它們依賴於運氣,並且可能很快變得戲劇化。

我們是否在重蹈新冠疫情早期的錯誤

有些事情我們已經吸取了教訓,有些事情我們還沒有吸取教訓。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它涉及人類和動物,因此有很多參與者——我們有多個機構在其職權範圍內工作。疾控中心向公眾更新資訊的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這是因為他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吸取了教訓。其他參與者不一定吸取了這些教訓,因為他們沒有經歷新冠疫情的“戰壕”。

與禽流感的一個主要區別是:尚未出現人際傳播。我們現在不是在談論2020年1月至3月的情況。我認為我們比應對新冠疫情時更好地即時關注著事態發展,新冠疫情似乎是憑空出現的,這讓我感到更有希望。

科學家們是如何追蹤禽流感在奶牛中的傳播的?

我們對傳播情況沒有很好的瞭解,因為檢測是自願的,而且肯定不是系統地進行的。我們在檢測方面幾乎是盲人摸象。

但我們有兩個線索表明這種病毒已經非常廣泛地傳播: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牛奶中發現了病毒片段。基因組監測估計,病毒溢位到奶牛始於2023年12月,甚至更早,這意味著它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傳播的時間比我們最初認為的要長得多。

這意味著我們的監測系統不太完善。這也意味著我們沒有進行足夠的檢測。我們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病毒正在傳播給人類,但可能意味著H5N1開始在奶牛中找到新的宿主,這絕不是好訊息。

人們應該擔心從牛奶中感染H5N1病毒嗎?

這聽起來很可怕,我理解這種擔憂。讓我平靜下來的一件事是,我們已經掌握了大約100年的巴氏消毒資料,而且效果非常好。我們還得到了證實,科學家們無法從牛奶樣本中培養出活性病毒,這些樣本已經過巴氏消毒。這意味著在牛奶中檢測到的這些病毒片段是破碎的碎片,無法複製,因此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這是一個好兆頭。

我們知道病毒是如何傳播到奶牛身上或如何傳播的嗎?

從基因組監測來看,傳播到奶牛很可能來自一個來源——可能是一隻死鳥。一種假設是,病毒進入了牛飼料,然後牛吃了飼料,然後開始透過擠奶機從牛傳播到牛。但這其中很多仍然懸而未決。

獸醫在奶牛的乳房中發現了最多的病毒,但他們也從例如肺組織中發現了其他陽性拭子。那麼這實際上是如何傳播的呢?我們認為是透過擠奶機在牛之間傳播病毒,但我們需要確保它不是透過呼吸道傳播。

一個巨大的新難題是,也存在從奶牛到家禽的傳播。這令人擔憂;這給了病毒更多的適應機會,因為它不斷地從一個物種跳到另一個物種,而我們不知道是如何發生的。是透過人類嗎?是透過老鼠嗎?是透過飼料嗎?我們不知道。試圖真正瞭解這裡的流行病學一直具有挑戰性,僅僅是因為資料有限,而且溝通不暢。

疾控中心表示,這次疫情中只有一例人類病例。這有多可信?

我有點懷疑,因為我們沒有進行無症狀檢測,而有症狀檢測是自願的。本週有報道稱,還有其他人出現症狀但沒有進行檢測。

在我們開始看到資料之前,我不認為我們應該得出僅有一例人類病例的草率結論。好訊息是,似乎還沒有人死亡,我們也沒有看到急診科出現大量(患病人群)聚集。因此,如果還有更多的人類病例,我非常有信心它們是直接接觸奶牛造成的,而不是人際傳播。但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料和更多的溝通。

許多與奶牛密切接觸的人是移徙工人,其中一些人可能沒有證件。這是否會使他們更不願意報告任何流感症狀?

是的,這裡面有很多層面。如果他們的檢測呈陽性,他們將無法工作,這對他們的家庭來說影響巨大。疾控中心公開提出的另外兩個主要挑戰是,存在語言障礙,以及這些人中有些人是沒有證件的工人,對政府機構缺乏信任。

我們是否像監測導致新冠的病毒那樣監測廢水中的病毒?

我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吸取的一個巨大教訓是廢水監測的價值。鑑於目前檢測的侷限性和偏差,這是一個完美的案例,可以利用我們建立的龐大網路來嘗試弄清楚H5N1是如何以及在哪裡傳播的。令人失望的是,政府尚未正式分享任何[來自廢水的流感資料]。為了監測人類感染,疾控中心表示他們正在利用急診科資料,這很棒。但是,一旦人類疫情蔓延到急診科,就已經有點失控了,所以我很希望看到廢水監測得到更多利用

如果我們需要禽流感疫苗和治療方法,我們的準備情況如何?

政府已證實,達菲[一種抗病毒藥物]等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對H5N1有效。當然,達菲即使對我們的季節性流感也不是很有效。我們還儲備了H5N1疫苗,如果這種病毒傳播給人類,預計這些疫苗將有效,這是個好訊息。[編者注:這些疫苗每人需要兩劑。美國政府表示,它擁有約1000萬劑可用劑量,並可能在四個月內生產約1.25億劑,總共足以覆蓋該國約五分之一的人口。]

但仍然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製造和供應方面呢?全球其他地區呢?疫苗猶豫、信任度下降和獲取問題呢?完全依賴疫苗和過度自信是新冠緊急事件中最大的錯誤之一,我認為最好以謙遜和堅定的態度面對這些威脅和問題。

與牲畜打交道的人什麼時候應該獲得這些疫苗?

我不知道那條線在哪裡,什麼時候我們會說,“這是一個‘糟糕’的時刻”,而不是“觀察等待的時刻”。弄錯這條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我們開始看到任何人際傳播的跡象,我們就真的需要開始加大力度。如果我們開始看到豬的傳播,我會感到非常緊張。豬是流感病毒非常好的混合容器,因此這種病毒很容易開始發生變異,從而對人類產生影響。獸醫們正在繼續檢測豬是否感染H5N1,到目前為止結果為陰性,所以我真的很高興我們掌握了情況。

美國的H5N1應對措施目前缺少什麼?

我們需要政府的協調應對。我理解有多個參與者有自己的優先事項和法定權力,但誠實、頻繁、直接的溝通才能贏得公眾的信任和信心。當社群在疫情爆發期間缺乏良好資訊時,會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困惑和沮喪。這方面的風向可能正在轉變,但我們需要更快地做得更好。

在實地,我們真的需要掌握H5N1的傳播地點和傳播方式。這需要對動物和人群進行無症狀檢測,與全球社群分享基因組監測資料,並瞭解廢水趨勢。因此,當然,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人們現在應該有多擔心?

除非是與牲畜打交道的人,否則這對普通美國人來說不是問題。例如,我告訴我媽媽,普通大眾不必擔心。目前這對他們來說風險很低。但這可能會改變。

我認為我們能做的最多的就是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透過尋找可信的資訊來源來關注情況的進展。有太多的錯誤資訊和虛假資訊,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我們預計會這樣),那麼找到並堅持那些可信的來源將非常重要。

梅根·巴特爾斯是一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她於2023年加入《大眾科學》,現在是那裡的高階新聞記者。此前,她曾在Space.com擔任作家和編輯四年多,並在《新聞週刊》擔任科學記者近一年,專注於太空和地球科學。她的作品還曾發表在《奧杜邦》、《鸚鵡螺》、《天文學》和《史密森尼》等出版物上。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並在紐約大學科學、健康與環境報道專案獲得新聞學碩士學位。

更多作者:梅根·巴特爾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