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考慮對常用的地球觀測資料收費

來自陸地衛星的影像以及一項農業調查計劃的資料目前可以免費提供給科學家,但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

1986年和2011年,美國政府的陸地衛星拍攝的阿拉斯加哥倫比亞冰川。

美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對兩種廣泛使用的遙感影像來源收費: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運營的陸地衛星以及農業部(USDA)執行的航空調查專案。

負責監督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內政部官員已要求一個聯邦顧問委員會探討對陸地衛星資料定價可能會如何影響科學家和其他使用者;該小組的分析報告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釋出。而美國農業部正考慮最早在2019年對資料實行收費的計劃。

一些使用這些資料集的科學家擔心,訪問方式的改變可能會損害關於環境、保護、農業和公共衛生等廣泛領域的研究。“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倒退,”最近從南達科他州蘇福爾斯市美國地質調查局退休的遙感科學家托馬斯·洛夫蘭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陸地衛星計劃始於1972年的一顆衛星,此後又發射了七顆。它們共同建立了世界上執行時間最長的衛星影像資料集,記錄了數十年的全球變化。目前的兩顆衛星每8天拍攝一次,解析度高達30米。

洛夫蘭說,在2008年之前,研究人員必須購買陸地衛星影像,而且他們經常為了降低資料成本而設計研究。“你會盡可能少地購買影像來獲得答案。”

自從美國地質調查局免費提供資料以來,使用者下載資料的速度猛增了100倍。這些影像促成了關於森林、地表水和城市等其他主題的開創性研究。自2008年以來,在Google Scholar中搜索“陸地衛星”會發現近10萬篇已發表的論文。

美國地質調查局在2013年釋出的一項陸地衛星使用者調查發現,陸地衛星影像的免費分發每年產生超過2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這使該計劃目前約8000萬美元的年度預算相形見絀。近13500名受訪者中,一半以上是學術界人士,並且大多數居住在美國境外。

2017年7月,內政部官員要求一個外部顧問委員會研究是否可以從使用者那裡收回陸地衛星的成本。該小組目前正在準備一份白皮書,將於今年釋出。“這是一個嚴肅的討論,”該委員會成員、谷歌地球引擎的工程總監麗貝卡·摩爾說,該引擎託管了整個陸地衛星檔案的持續更新副本。

洛夫蘭說,試圖讓陸地衛星計劃自給自足可能會適得其反:對資料收費可能會降低使用率,而處理付款的管理成本將侵蝕任何收入。“收費需要花費很多錢,”他說。

上一次聯邦顧問委員會在2012年審查是否恢復陸地衛星資料收費時,它得出的結論是“陸地衛星的效益遠遠大於成本”。該小組補充說,對衛星資料收費會浪費資金、扼殺科學和創新,並阻礙政府監控國家安全的能力。“為美國國家利益著想,現在和將來都應該資助並免費向公眾分發陸地衛星資料,”報告中寫道。

天上的眼睛

還有美國農業部的國家農業影像計劃。自2003年以來,它聘請公司使用飛機採集地球表面的影像,目標是至少每三年覆蓋美國全境一次。由此產生的影像解析度為1米,使科學家能夠檢測到單個的樹木和建築物。

“這些資料是(西部地區)土地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莫斯科愛達荷大學的生態學家艾普麗爾·胡萊特說,她使用該計劃的影像來研究入侵植物物種和火災風險。胡萊特說,如果美國農業部開始對這些資訊收費,她可能會支付——如果她能負擔得起的話。

根據負責監督美國地理空間政策的跨部門小組2017年11月的一次會議記錄,美國農業部正在考慮從2019年開始有償許可這些資料。美國農業部希望在夏季結束前制定一項計劃,之後將公佈任何擬議的變更以徵求公眾意見,鹽湖城農業部航空攝影外地辦公室主任丹尼·斯基爾斯說,他正在領導對該影像計劃的審查。

陸地衛星或美國農業部計劃的影像沒有完美的替代品。像行星實驗室和數字地球這樣的公司收集高解析度衛星影像,併為科學家提供對其中一些資料的免費訪問,但並非全部資料。購買覆蓋大面積或長時間的商業影像可能需要花費數萬美元——對於許多研究人員來說太貴了。

儘管歐洲航天局的哨兵2號衛星提供免費的全球影像,更新頻率高達每5天,解析度高達10米,但它們無法與陸地衛星46年的記錄相提並論,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遙感專家馬丁·赫羅爾德說。

長期訪問資料對於確定生態系統、農田、水體和城市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至關重要。“檔案的時間越長、密度越高,”赫羅爾德說,“它的價值就越高。”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8年4月24日首次釋出

About Gabriel Popkin

is a science writer based in Mount Rainier, Md.

More by Gabriel Popkin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