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軍從阿富汗撤退時,塔利班立即湧入,並在幾天內佔領了該國的主要城市。美國長達二十年的佔領結束不僅造成了令人不安的政治局面,還造成了環境問題。美國移交給阿富汗國家安全部隊的一些軍事基地——本月,這些部隊寧願放棄抵抗,也不願繼續對抗看似不可避免的塔利班勝利——存放著可能有毒的殘骸,這些殘骸可能永遠無法得到徹底清理。
美國已經運營其中一些設施近20年。作為這些場所的日常運作的一部分,美軍及其盟友產生了包括增加癌症和其他疾病風險的物質在內的廢物。這些物質會在這些場所及其周圍產生持久的環境危害,因為它們會滲入地下,暴露在無覆蓋的垃圾填埋場中,並且當一些物品被焚燒時,會以煙霧顆粒的形式飄入空氣中。
一個廢棄的軍事基地可能比一個活躍的軍事基地產生的汙染要少——例如,一個未覆蓋的焚燒坑遺留物所造成的直接危害要小於燃燒廢物所釋放的活躍毒素。但是,這樣一個基地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環境修復,然後才能安全地轉換為民用。在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政府問責辦公室估計,在1988年至2015年期間,美國境內關閉的基地的最終清理成本將接近150億美元。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場所會在其周圍留下深刻的印記。例如,露天焚燒坑通常用於處理野外廢物。儘管美國國防部的一項官方政策禁止“除非在沒有其他可行處置方法的情況下”,但它們在美國作戰的地區很常見。這是因為燃燒軍事物資——從食物垃圾到油漆、金屬、塑膠、醫療和人類廢物,有時甚至是未爆炸的彈藥——會產生有毒煙霧,其中含有“顆粒物、鉛、汞、二噁英和刺激性氣體”,正如阿富汗重建特別檢察長辦公室 (SIGAR) 2014 年的一份報告中所概述的那樣。該報告繼續指出,吸入這些汙染物“會對腎上腺、肺、肝臟和胃等器官和身體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包括哮喘、鼻炎和鼻竇炎在內的疾病。儘管自2001年以來,退伍軍人事務部已經預料並跟蹤了海外部署人員的相關醫療狀況,但健康影響絕不僅限於制服人員。正如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在 2015 年的一份宣告中所指出的那樣,“阿富汗公民面臨著與焚燒坑汙染物接觸的同等甚至更大的風險。發生這些衝突的國家的國民無法像佔領士兵那樣輕易離開,並且必須應對戰爭造成的環境後遺症。”
焚燒坑主要是在積極用於焚燒廢物時才會造成危害。但是,美國境內長期執行或管理不善的焚燒坑有時會被嚴重汙染,以至於即使在關閉後也被指定為超級基金場地。紐約州環境保護部 (NYSDEC) 的一位官員表示,焚燒坑的汙染物可能包括“多環芳烴、鉛和銅等金屬,或土壤中的其他化合物,如果附近有地表水體,則可能還包括沉積物”。清理焚燒坑需要時間,在國內清理已經很難了,更不用說在一個現在由敵對勢力控制的國家了。
瞭解在活躍戰區以外進行修復的挑戰可以說明基本困難。例如,紐約州的一項非軍事清理行動側重於一家工業製造商使用的焚燒坑。該過程要求參與者監測地下水中的汙染物,並建立兩英尺厚的土壤,以便透過有益植物進行被動淨化。“長期而言,可以透過在該區域覆蓋一層乾淨的土壤來防止或減輕人類的直接接觸,”NYSDEC 官員解釋說。但是,修復工作並不會在土壤覆蓋後結束:對於這個特殊的焚燒坑,大約十年後,該工作需要在明年再次進行評估。與紐約州的場地類似,阿富汗長期執行的焚燒坑摧毀了溶劑(以及各種其他廢物),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會面臨類似的清理問題。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通常稱為 PFAS)如果滲入軍事基地的環境中,則會造成另一種持久的環境危害。這些化學物質的用途範圍從不粘鍋到食品包裝紙,也存在於許多國內和海外美軍基地用於撲滅石油火災的專用消防泡沫中。接觸 PFAS 與諸如膽固醇水平升高、嬰兒出生體重下降以及腎癌或睪丸癌風險升高等症狀有關。
即使在美國境內,清理軍事基地中的 PFAS 也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一個因素是國防部才剛剛開始進行實際修復。政府問責辦公室2021 年 6 月的一份報告發現,國防部“在已知或疑似釋放消防泡沫中含有的”PFAS 的 687 個(國內軍事)設施或附近,“正處於環境修復過程的早期階段”。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減少汙染的更好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美國基地的情況。“國防部的環境修復和合規計劃已經相當成熟。它們在 20 世紀 90 年代真正形成,然後從那裡發展起來,”美國前代理助理國防部長約翰·康格 (John Conger) 說,他負責能源、設施和環境事務。“隨著國防部在合規計劃中更加努力,其進入環境的汙染量也在減少。”儘管取得了這些進展,但一些改進——例如禁止使用焚燒坑——只是緩慢地被採納,並且並非總是被遵守。
由於法律障礙以及需要與外國政府進行外交,在美國各州和領土以外清理軍事基地變得更加困難。對於這些地區,美國只能在使用期間為其基地的環境危害的修復提供資金:當軍隊從基地撤出時,一項具體規定禁止國防部直接花費資金或使用其資源“來滿足適用國際協議中規定的東道國的責任要求”。
“存在一項法律禁令,”康格說。“它禁止國防部在其他國家花費資金進行環境修復。因此,[國防部]在那裡花錢進行清理是違法的。”這項規則的一個版本在 1995 年被採納,作為美國軍隊在全球範圍內冷戰後重組的一部分。它規定,美國可以為一個東道國基地的環境修復提供資金——但除非有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或已經批准的清理計劃的要求,否則國防部將被禁止為它不再佔領的基地這樣做。不過,該部門可以與東道國分享有關此類危害的資訊,以協助清理工作。僅僅幾年後,政策研究所就斷言,“國防部透過在海外基地進行絕對最低限度的環境修復,利用了這種缺乏明確義務的情況。”國防部可持續性助理部長辦公室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由於法律和實際障礙,即使在塔利班佔領該國之前,阿富汗前美軍基地會採取哪些環境修復措施尚不清楚。在政府更迭之前,關於阿富汗美軍基地發生了哪些清理專案或計劃的諮詢沒有得到阿富汗國家環境保護局的答覆。SIGAR 拒絕置評,而是指向已釋出的報告。截至發稿時,國防部負責能源、設施和環境的助理部長尚未回應置評請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阿富汗專案一直無法對軍事基地的危害發表意見,因為它正在幫助確保塔利班接管期間的員工安全。
“當發生環境破壞,而東道國或當地國民沒有要求美國軍隊賠償或要求其採取緩解措施的槓桿或資源時,會發生什麼?”美國陸軍時任法務官詹妮弗·諾伊豪澤 (Jennifer Neuhauser) 在 2015 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隨著敵對勢力現在擁有這些場所,美國不太可能參與當地的清理工作。正如諾伊豪澤在她的論文中所述,“國際法下幾乎沒有強制美國軍隊解決這些問題的執行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