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今天與其他國家承諾,到明年年底停止為海外化石燃料專案提供資金,這一重大轉變可能會阻止在低收入國家建設天然氣和石油設施。
該承諾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全球氣候峰會上宣佈,可能會從未來的化石燃料生產中撤走數十億美元,並將其重新分配給風能和太陽能等低碳能源專案。該協議涵蓋“未減排”的專案,通常指的是不捕獲二氧化碳排放的化石燃料設施。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喬納森·威爾金森表示:“這項宣告的簽署代表著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公告超越了上週末世界最大經濟體達成的另一項協議,即結束對國際煤電發展的公共融資。
但今天的承諾組織者未能吸引二十國集團中的每個國家,這意味著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在內的一些最大的化石燃料融資國可能會繼續在海外建設石油和天然氣基礎設施。
而且它只涵蓋新的投資,因此已經在進行中的專案將繼續建設。該承諾不包括液化天然氣——各國在國內生產並出口到境外燃燒的天然氣。近年來,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量激增。
除美國和英國外,簽署國還包括哥斯大黎加、丹麥、加拿大、義大利和馬裡。包括東非開發銀行和歐洲投資銀行在內的多家開發銀行也簽署了該協議。
天然氣被認為是比煤炭碳排放量更低的燃料,支持者認為,在一些國家試圖將更多清潔能源投入使用,同時擴大無電人口的電力供應時,天然氣可以作為過渡燃料。環保人士表示,燃燒任何化石燃料都是有害的,並且沒有遵守各國為限制全球變暖所做的承諾。
柏林E3G高階政治顧問瑪麗亞·帕斯圖霍娃表示,發展中國家接受該承諾,傳遞了一個資訊,即可再生能源可以幫助較貧窮的國家加強其經濟。
她說:“這只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訊號,即可持續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和優先事項實際上不是投資化石燃料,而是投資清潔能源。”
日出專案全球氣候戰略總監賈斯汀·蓋伊表示,在年度氣候大會(稱為 COP 26)上推出的一系列承諾和協議中,這是他看到的最有意義的宣告之一。
他說:“考慮到公共財政對於化石燃料專案,尤其是在新興市場,降低風險和吸引私人資本是多麼重要,這絕對是一件大事。”
根據環境組織地球之友和石油變革國際最近的一份報告,2018 年至 2020 年間,二十國集團國家及其支援的多邊開發銀行平均每年為國際化石燃料專案提供 630 億美元的公共融資。其中大約一半用於天然氣專案。
四大融資方——加拿大、日本、韓國和中國——提供了其中近一半的資金。美國排名第五。
蓋伊說,美國在歷史上一直是石油和天然氣專案的重要貢獻者。最近,美國的投資規模有所縮小,因為美國官方出口信貸機構——美國進出口銀行——因缺乏法定人數而無法為海外化石燃料專案提供資金。
他指出,這意味著在此公告之後,將不會為積壓的專案提供資金。
石油變革國際的一項初步估計發現,該協議可能會將大約 150 億美元的化石燃料融資轉移到清潔能源。E3G 的帕斯圖霍娃表示,與已投入化石燃料的資金相比,這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這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開始。”
繞過曼欽
今天的公告擴充套件了奧巴馬時代結束公共國際煤炭融資的政策。蓋伊表示,當時,全球並未達成共識,認為必須淘汰煤炭。
他補充說:“快進到今天,格拉斯哥的其他每一項宣告都感覺像是關於淘汰煤炭、逐步淘汰煤炭、超越煤炭。” “當你用這個視角看待它時,我認為這是朝著世界超越石油和天然氣邁出的重要一步。”
美國已逐步採取措施,結束對其境外化石燃料開發的融資。8 月,財政部發布了針對多邊開發銀行的指導意見,旨在在特定情況下限制化石燃料融資(氣候連線,8 月 17 日)。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因未透過其一直鼓吹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立法而在格拉斯哥受到審查。蓋伊表示,加入今天的協議可能被視為美國在沒有參議員喬·曼欽(民主黨,西弗吉尼亞州)等立法者的支援下可以單方面採取行動的少數幾個領域之一,後者減緩了拜登在國會的立法議程。
來自 E3G 的帕斯圖霍娃表示,這可能並非沒有地緣政治影響。她說,美國政府為石油和天然氣提供的許多資金都流向了東歐的中等收入國家,以此來減少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
該公告發布之際,丹麥和哥斯達黎加發起了“超越石油和天然氣聯盟”,同時有更多的國家和金融機構加入該聯盟,以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淘汰煤炭。
英國今天上午發起了一項單獨的倡議,承諾成員國停止對新煤電的所有投資——包括國內和國際投資。
“全球煤炭向清潔能源轉型”涵蓋了 190 個國家和組織的聯盟,其中包括今天承諾逐步淘汰煤電的 23 個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印度尼西亞和歐盟主要的煤電經濟體波蘭也在其中。
氣候和能源智庫 Ember 的分析師戴夫·瓊斯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一公告將雄心的目標從‘不新增煤炭’轉變為‘完全逐步淘汰煤炭’。”
結束化石燃料補貼被認為是可能有助於控制全球變暖的另一項舉措。但這比較棘手。儘管承諾到本世紀中期實現淨零排放,但二十國集團國家仍在繼續補貼化石燃料的生產和消費。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一份報告發現,2020 年,二十國集團國家為化石燃料補貼和其他財政支援提供了近 6000 億美元。這些國家還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專案分配了超過 1000 億美元的刺激資金。
彭博新能源財經美洲區負責人伊桑·津德勒表示,過去,當政府調整汽油價格或降低電力補貼時,“你最有可能看到人們穿著黃色背心走上街頭。” “因為它們如此明顯地影響著消費者的錢包,所以它們通常是最難縮減的。”
報告稱,除了逐步取消對化石燃料的支援外,各國還需要對碳排放定價並披露其氣候風險。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1 年。 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