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新型超導體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去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了某些有機聚合物(塑膠)導電效能幾乎與金屬一樣好的發現。現在,來自美國、德國和瑞士的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在本週的《自然》雜誌上,他們報告了首個超導有機塑膠——一種無電阻導電的材料。

他們澆鑄了一種聚噻吩型塑膠薄膜,發現它在低於 2.5 K 的溫度下變為超導,相當接近絕對零度。他們沒有對材料進行化學摻雜(通常是將塑膠變成良好導體的必要步驟),而是使用場效應電晶體向其注入載流子(電子或空穴)。同樣重要的是,薄膜中的聚合物形成了有序的奈米晶體。

塑膠的生產成本比金屬低得多,使其成為傳統超導體的有趣替代品。然而,它們需要冷卻到的溫度非常低,至少目前是這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就在一週前,同樣在《自然》雜誌上,日本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高溫超導體。他們發現,二硼化鎂 (MgB2) 可以在 39 K 時變為超導,比任何其他含金屬的超導體都要溫暖得多。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來自美國和法國研究人員的文章進一步探討了 MgB2 的特性:它似乎部分表現為金屬,部分表現為陶瓷超導體。

物理學家對 MgB2 非常興奮:下週在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會議將專門用一整節來討論這種舊化合物及其新發現的特性,其中包括 65 篇以上的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