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有疫情一樣,它始於微小。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巴西出現,從蝙蝠跳到豬再到農民,然後進入一個擁有國際機場的大城市。從那裡,受感染的旅行者將其帶到美國、葡萄牙和中國。在 18 個月內,冠狀病毒已蔓延到世界各地,導致 6500 萬人死亡,全球經濟陷入自由落體。
這個名為“事件 201”的虛構 сценарий,去年 10 月在紐約市的一個會議中心,在一個由學者、政府官員和商業領袖組成的小組面前上演。與會者感到震驚——這正是瑞安·莫哈德想要的。莫哈德是瑞士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的生物安全專家,他擔心世界各國領導人沒有足夠重視疫情的威脅。他想迫使他們面對全球疫情爆發可能造成的巨大人類和經濟損失。“我們稱之為事件 201,是因為我們每年看到多達 200 起流行病事件,我們知道,最終,其中一起會引發疫情,”莫哈德說。
時間點以及對冠狀病毒的選擇被證明是具有 предвидение 的。僅僅兩個月後,中國報告了武漢市出現神秘的肺炎疫情——這就是 COVID-19 疫情的開始,迄今為止已造成約 65 萬人死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莫哈德並不是唯一發出警報的人。“事件 201”是過去二十年中數十次模擬和評估之一,這些模擬和評估突出了疫情的風險,並指出了世界各國政府和組織應對能力方面的差距。
這些演習預見了幾項在 COVID-19 管理中已經出現的失敗,包括漏洞百出的旅行禁令、醫療裝置短缺、大規模的混亂、虛假資訊以及疫苗爭奪。但這些 сценарии 沒有預料到一些困擾疫情應對的問題,例如診斷測試的短缺,以及拒絕公共衛生專家建議的世界領導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生物安全研究人員沒有預測到美國將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恰恰相反,去年,該領域的領導者在全球健康安全指數中將美國排在首位,該指數根據 100 多個因素對 195 個國家應對疫情的準備程度進行了評分。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甚至在 2 月 27 日的白宮簡報會上舉起了一份報告副本,宣稱:“我們被評為第一。” 當時,SARS-CoV-2 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悄無聲息地傳播。
現在,隨著美國的 COVID-19 病例超過 400 萬,死亡人數超過 15 萬,這個國家已經證明自己是最機能失調的國家之一。莫哈德和其他生物安全專家正在詢問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數十次模擬、評估和白皮書未能預測或防禦世界上最富裕國家所犯下的巨大錯誤?相比之下,一些在評估中排名不高的國家,如越南,卻執行了迅速、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
這些 сценарии 仍然為如何遏制這次疫情,以及如何更好地應對下一次疫情提供了教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前主任湯姆·弗裡登說,致命的疫情是不可避免的。“但並非不可避免的是,我們將繼續如此準備不足。”
不只是遊戲
疫情模擬在 2000 年代開始流行起來。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專家從軍隊使用的戰爭遊戲演習中獲得靈感,努力對衛生系統進行壓力測試,看看可能出現什麼問題,並恐嚇決策者去解決這些問題。在這些圓桌會議中,學者、商業領袖和政府官員即時做出決策,以應對不斷擴大的危機,這些危機以電視新聞風格的報告形式呈現。
早期的兩次模擬涉及生物攻擊,其他國家在美國釋放了天花。2001 年的“黑暗冬季行動”和 2005 年的“大西洋風暴行動”是由美國的生物安全智庫策劃的,並有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參加,例如世界衛生組織 (WHO) 前負責人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和前總統比爾·克林頓時期的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見“沒有邊界的遊戲”)。
在“黑暗冬季”和“大西洋風暴”期間,參與者發現,隨著疫情成倍增長,聯邦和州領導人之間的權力鬥爭拖累了衛生應對措施。醫院無法處理湧入的需要護理的人員,國家疫苗儲備也已耗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主任湯姆·英格萊斯比說,2001 年的恐怖襲擊和炭疽襲擊事件記憶猶新,這些事件促使美國國會採取行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位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曾幫助領導這兩次演習。在“黑暗冬季”演習結束後不久,美國政府承諾開發國家天花疫苗供應。2006 年,國會通過了《疫情和所有危害防備法案》,以提高國家在緊急情況下應對公共衛生和醫療的能力。這包括為新興感染病研究提供資金。
2003 年 5 月 12 日,一名臺灣士兵在臺北萬華區的一條街道上消毒,該地區的一個公寓大樓因一名老年男子死於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SARS) 而被隔離。圖片來源:帕特里克·林 Getty Images
國際上對疫情的擔憂也在加劇。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SARS) 疫情蔓延到 20 多個國家,並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造成 721 人死亡後不久,世衛組織 194 個成員國同意透過一套名為《國際衛生條例》的規則來加強世界對健康威脅的防禦。這些規則包括各國承諾投資於疫情防備,並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爆發情況,以便其他國家能夠保持警惕。這些條例在 2009 年和 2013 年分別接受了考驗,當時 H1N1 流感病毒估計導致 10 萬多人死亡,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徵 (MERS) 的傳播。然後是 2014-16 年全球規模最大的埃博拉病毒疫情爆發,造成約 11,000 人死亡——約佔感染者的一半。
為了應對此起彼伏的疫情,聯合國委託一個小組探討世界如何才能更好地為未來的威脅做好準備。由此產生的 2016 年報告提出了幾項建議,包括投資於新興傳染病的疫苗、治療方法和診斷方法——以及需要“所有相關響應者”參與傳染病模擬。
2017 年 1 月,世界銀行和位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彙集了商業、政治和學術界的全球領導人)上支援了一次疫情模擬。該演習強調,在管理醫療裝置、診斷測試、治療方法和疫苗的全球供應鏈方面,公司、政府和非營利組織之間需要更好的協調。該 сценарий 與一家總部位於奧斯陸的基金會的成立同時進行,該基金會旨在開發和分發新興傳染病的疫苗,名為流行病防備創新聯盟 (CEPI)。它已獲得蓋茨基金會、英國生物醫學慈善機構惠康基金會以及包括日本和德國在內的國家的資助。與此同時,莫哈德和他的同事著手建立一個網路,以在全球範圍內協調物流和法規,例如與潛在新療法的使用相關的法規,以防疫情蔓延。“當這次疫情爆發時,我們正在為此努力,”莫哈德說。“但現在已經很清楚,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與我們需要的相去甚遠。”
虛假的安全感
當這些全球努力正在進行時,英格萊斯比覺得他自己的國家並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來為疫情做準備。他說,美國在 MERS 和埃博拉疫情中死亡人數相對較少,這可能給決策者帶來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2018 年 5 月,在白宮和國會領導人中,有人從未處理過重大疫情,英格萊斯比和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同事在華盛頓特區主辦了一次名為“分支 X”的演習。該演習以一種在實驗室中人工合成的呼吸道病毒為特色。這次模擬的早期教訓之一是旅行禁令並沒有阻止病毒蔓延。感染迅速蔓延到雷達之下,因為一半的感染者幾乎沒有或沒有症狀。醫療用品短缺,醫院不堪重負。聯邦和州領導人釋出了相互矛盾的資訊。在疫苗問世之前,已經過去了 20 多個月。
該演習提出了六項首要建議。其中包括縮短疫苗生產時間,以及建立“強大且能力極強的國家公共衛生系統,能夠應對疫情應對的挑戰”。然而,有人認為,這種強調在隨後的討論中被錯放了。華盛頓特區全球發展中心的高階研究員傑里米·科寧迪克說,生物安全界的成員通常關注疫苗,而不是公共衛生系統中複雜而系統的缺陷。他們經常忽視疫情應對中的“中期博弈”。
他說:“一旦有了疫苗,我們就有了強大的結局,如果各國在病例數量較低時控制疫情,我們就會有一個強大的開局。” 但是,對於調動和協調足夠多的衛生工作者和生物醫學資源,以有效地檢測、治療、追蹤和隔離人員,卻投入了不足的注意力。這正是美國現在發現自己所處的困境。
“分支 X”和其他模擬確實捕捉到了中期博弈缺失的挑戰。例如,在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 (HHS) 去年進行的一次演習中,名為“猩紅傳染病”,遊客從中國帶回了一種新的流感病毒,該病毒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蔓延,感染了 1.1 億美國人(該演習假設病原體的傳染性比 SARS-CoV-2 更強)。地方、州和聯邦各級的混亂程度加深,領導人爭先恐後地實施政策和採購裝置。
在模擬之後釋出的一份報告指出,HHS——負責監管 CDC 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的機構——沒有明確的權力來領導聯邦政府應對疫情,也沒有獲得推出此類應對措施的資金的途徑。但與“分支 X”一樣,模擬後的討論側重於直接的結局策略,如疫苗開發,而不是更復雜地加強國家公共衛生系統。
儘管如此,至少“分支 X”和“猩紅傳染病”突出了政府的弱點。這些缺點在全球健康安全指數和世衛組織監督下的一項補充工作“聯合外部評估”中不太明顯。在檢測新病原體方面,該排名表揚了美國在實驗室網路和診斷測試“廣泛的商業市場”方面的表現。
隨著冠狀病毒疫情今年加速蔓延,美國顯然需要的不僅僅是卓越的實驗室能力和大量的流行病學家來控制病毒的傳播。
清算
到 1 月下旬,英格萊斯比感到焦慮。冠狀病毒疫情在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升級,並蔓延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這些是他已納入模擬的令人擔憂的跡象。但英格萊斯比說,特朗普政府似乎將疫情視為中國的問題。在 1 月的第三週,特朗普釋出了一條關於冠狀病毒的令人放心的推文,以及大約 40 條關於他的彈劾聽證會、他的集會和擊敗民主黨的推文。政府採取的唯一公開行動是在少數幾個國際機場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症狀篩查。
英格萊斯比知道旅行禁令和檢查站不足以阻止傳染性病原體的傳播。因此,在 1 月 26 日,他在一條 25 部分的 Twitter 帖子中列出了美國為冠狀病毒(稱為 nCoV)做好準備所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全球和國家領導人應該展望未來,必須做些什麼來為 nCoV 無法控制的可能性做好準備,”他寫道。該清單包括疫苗開發、擴大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裝置,以及“非常大量的可靠診斷測試”。
這些行動是遏制大多數傳染病的關鍵,但在疫情爆發時,它們必須以超高速進行。生物安全專家已將這一教訓融入到每次模擬中,因為在疫情爆發的最初幾個月裡,應對措施混亂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華盛頓特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全球衛生政策主任 J·斯蒂芬·莫里森說:“你不能無所事事地拖延數週,然後給出混亂、半生不熟、很不認真的回應。”
傳染病研究人員也很擔心。由於擔心美國境記憶體在未被發現的傳播,華盛頓州、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科學家於 1 月下旬開始審查檢測病毒基因序列的測試——包括德國研究人員開發並由世衛組織傳播的方案。但他們為公眾推出測試的努力在 FDA 那裡碰了壁,FDA 尚未準備好批准這些測試。與此同時,CDC 的官員堅持認為,實驗室只能使用其開發的測試。
CDC 於 2 月 6 日開始向公共衛生部門運送測試試劑盒。在三天後的一個星期天早上,馬里蘭州銀泉市公共衛生實驗室協會的傳染病主任凱莉·弗羅布萊夫斯基醒來時,發現郵箱裡充斥著電子郵件,說測試不起作用。“我們一直都知道實驗室測試很複雜,但這是在這些模擬中經常被忽視的事情,”弗羅布萊夫斯基說;她幾個月前剛剛參加了“猩紅傳染病”演習。
在 CDC 爭先恐後地修復有缺陷的測試時,實驗室遊說 FDA 授權使用他們一直在開發的測試。一些實驗室最終在 2 月 29 日獲得了批准,但在聯邦層面沒有協調的情況下,測試仍然混亂且有限。儘管世衛組織呼籲實施接觸者追蹤,但許多城市衛生部門放棄了這項努力,美國政府也沒有提供國家計劃。華盛頓特區核威脅倡議組織的生物安全專家貝絲·卡梅倫說,白宮負責疫情防備的辦公室本可以幫助協調工作。卡梅倫曾在巴拉克·奧巴馬總統執政期間領導過這樣一個小組,但特朗普在 2018 年解散了該小組。
3 月,CDC 停止舉行新聞釋出會,其作用有所減弱,特朗普政府向公眾保證,冠狀病毒並沒有公共衛生專家所說的那樣糟糕。《華盛頓郵報》7 月發表了一篇由包括弗裡登在內的四位 CDC 前主任撰寫的社論,描述了特朗普政府如何壓制該機構,修改其指南,以及在試圖處理疫情時削弱其權威。特朗普還質疑了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的判斷,福奇是白宮冠狀病毒特別工作組的首席科學家。
混亂在大多數疫情模擬中都出現了,但沒有一個 сценарий 探討白宮忽視其自身公共衛生機構的後果。一位在美國公共衛生系統工作了數十年的科學家建議,也許他們應該這樣做,這位科學家要求匿名,因為他們沒有獲得與媒體交談的許可。“你需要發動機裡的汽油和工作的剎車,但如果司機不想開車,你就哪裡也去不了,”這位科學家說。
相比之下,蓋茨基金會的傳染病專家斯科特·道威爾說,紐西蘭、臺灣和韓國表明,控制病毒是可能的,道威爾曾在 CDC 工作了 21 年,並參與了多次模擬。他說,在 COVID-19 方面做得好的地方“政府領導人採取了早期、果斷的行動”。卡梅倫對此表示贊同:“並不是美國沒有合適的工具——而是我們沒有選擇使用它們。”
結局臨近
模擬演習的最大侷限性或許在於,它們實際上並沒有推動決策者優先考慮和資助改善公共衛生系統。莫里森現在質疑,僅僅透過模擬是否有可能做到這一點,或者是否必須讓人親身經歷疫情。
在 2003 年臺灣有 70 多人死於 SARS 後,政府繪製了其應急響應網路。“從那時起,在過去的 17 年裡,他們每年都舉行年度疫情演習並反覆練習,”莫里森說。當中國大陸報告首例冠狀病毒病例時,臺灣運轉良好的系統迅速啟動。儘管臺灣與疫情爆發地非常接近,但迄今為止,COVID-19 僅造成 7 人死亡。
現在,美國也經歷了一場悲劇。在許多州試圖重新開放經濟後,7 月大部分時間裡,每日新增 COVID-19 病例數都打破了紀錄。弗裡登說,現在最關鍵的行動之一是衛生部門透過即時分析資料來加強其應對系統,以便他們能夠根據需要調整干預措施。“最好的公共衛生專案是使用即時資料做出即時決策的專案,”他說。“現實生活就是我們的演習。”
但是,在許多模擬之後最受關注的結局——藥物和疫苗——對於美國和巴西等未能控制住病毒的國家來說,可能確實是唯一的出路。在這方面,模擬也警告了政府和企業之間脫節的努力。生物安全專家希望,CEPI 和其他協調研究和援助的倡議最終將取得成果。
展望未來,許多人希望,處理冠狀病毒疫情中的錯誤將促使美國決策者在思考疫情防備問題上進行根本性的調整。這意味著重組衛生系統,賦予公共衛生領導人權力,並確保所有組成部分在危機發生時協同運作。
在去年紐約市舉行的“事件 201”演習即將結束時,參與者觀看了模擬新聞報道,預測金融動盪將持續數年,甚至十年。但社會影響——包括對政府和媒體失去信任——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電視記者在結束時提出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全球社群,我們現在終於準備好去做為下一次疫情做好準備所需的艱苦工作了嗎?”
那次模擬中的疫情未能說服決策者採取行動。這一次是否會奏效,還有待觀察。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0 年 8 月 4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