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嘴天鵝的復甦,全球變暖功不可沒

這種天鵝曾被獵殺至瀕臨滅絕,如今正利用更溫暖、更長的夏季來擴大其活動範圍和數量

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 - 在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外,野生動物比鴿子更常見,當地人每年都會帶著雙筒望遠鏡觀看耀眼的白色巨嘴天鵝停下來覓食,它們正向南遷徙過冬。

這些以其法國號般的鳴叫聲而聞名,並被作家E.B.懷特不朽的鳥類,在19世紀後期因其肉、羽毛、絨毛和羽管而被美國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區獵殺至瀕臨滅絕。

現在,北美最大的野生禽類可能成為全球變暖為數不多的好訊息之一——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巨嘴天鵝體重可達38磅,翼展達8英尺,它們需要漫長的夏季才能將幼鳥養育到能夠跟上種群遷徙的程度,遷徙路程超過一千英里,到達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的無冰池塘。

根據阿拉斯加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氣候變暖正在幫助擴大天鵝夏季的活動範圍,使其向北延伸到其祖先北方森林中從未使用過的棲息地,從而使種群得以繁榮發展。

隨著阿拉斯加州春季的提前到來和冬季的推遲,繁殖、孵化和幼鳥撫養的季節延長,這對鳥類非常有利,根據國家公園管理局的約書亞·施密特領導並在《野生動物生物學》雜誌12月刊上發表的研究,它們至少需要145天的無冰期。相比之下,苔原天鵝(一種體型較小、數量更多的物種,其黑色喙上方有一個黃色斑點)大約需要100天。

巨嘴天鵝的繁殖範圍從阿拉斯加州中部內陸到東南部海岸,向北延伸至布魯克斯山脈的森林池塘和湖泊。自20世紀中期以來,種群數量已恢復至約25,000只。禁止狩獵以及對冬季覓食地的保護和食物供應的重視,有助於它們的數量激增。少量不遷徙的巨嘴天鵝種群全年生活在蒙大拿州、懷俄明州、愛達荷州、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偏遠地區,包括黃石國家公園和紅巖湖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懷特在《天鵝的喇叭》中對足智多謀、無聲的路易斯進行了深情的刻畫。

兩年前,一組阿拉斯加科學家證實,自至少20世紀60年代以來,巨嘴天鵝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該團隊發現,天鵝受益於與氣候變暖相關的更高溫度。阿拉斯加州北部的巨嘴天鵝數量少於南部。但研究人員發現,阿拉斯加山脈和布魯克斯山脈之間,包括育空河流域在內的北部地區的數量增長速度快於南部地區。

國家公園管理局團隊的新研究發現,自1968年以來,天鵝的活動範圍向北擴充套件到以前從未用作繁殖棲息地的地區——甚至在狩獵導致大部分種群死亡之前。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種轉變很可能與過去一百年來的氣溫上升有關。

北極地區在歷史上放大了全球氣溫變化,變暖或變冷的速度快於地球其他地區。最近的趨勢也不例外:與歷史標準相比,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攝氏度,而北極地區則升高了1.5攝氏度,一些地區的氣溫升高了近3攝氏度。較高的春季氣溫導致融雪提前,而融雪的時間影響著大氣變暖。

研究人員發現,該地區在那些日子裡積雪減少,使加熱效果放大了三倍。
“我們發現溫度與阿拉斯加州巨嘴天鵝繁殖的佔有率之間存在直接聯絡,”公園管理局中央阿拉斯加網路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和資料經理施密特說。“在較溫暖的時期,觀察到夏季繁殖棲息地的天鵝數量多於較冷的時期。”他補充說,隨著氣溫的升高,天鵝獲得的棲息地多於失去的棲息地。它們現在可以利用數千英畝的土地進行繁殖,而在較冷的時代,這些土地是無法進入的。

隨著氣候變得更加乾燥和溫暖——北半球的冰川融化、永久凍土融化和溼地縮小——施密特和其他科學家警告說,許多長期因素可能會對野生動物物種有害,包括巨嘴天鵝。例如,繁殖週期的變化可能會導致食物需求與可用性之間的不匹配。但目前,他們認為好處大於在較低緯度失去一些溼地的壞處。

其他北極和亞北極生物的負面影響比比皆是。體型較小的苔原天鵝的繁殖範圍與巨嘴天鵝在阿拉斯加州西北部內陸的科尤庫克河和育空河流域略有重疊,它們可能會因巨嘴天鵝種群的更為強勁而感到壓力。研究人員還預見到北極熊、海象、冰封海豹和許多其他依賴海冰生存的北極物種將面臨嚴重後果。

“每個物種都極其複雜,因為每個物種都會影響並受到其他眾多物種的影響,而且因為氣候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每個物種,”阿拉斯加大學氣候研究小組的網路協調員南希·弗雷斯科說。她說,水、溫度、害蟲、疾病和入侵物種是一些因素。科學家們正試圖更廣泛地評估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而不是專注於單個物種的健康狀況。

今年秋天,第一場雪在9月降臨了庫克灣的波特沼澤——這是該地區的典型現象。隨著10月的到來,白晝縮短、氣溫降低、樹葉掉落,成群結隊的候鳥在頭頂鳴叫,所有這些都是天鵝該離開的古老訊號。天鵝必須在10月底之前出發,才能在它們需要的淡水池塘結冰之前離開。1992年,阿拉斯加內陸費爾班克斯西部的明託平原出現了一次早期的寒流,困住了幾隻尚未準備好飛行的幼年巨嘴天鵝。它們在池塘中被凍住了。

今年,阿拉斯加州的冬季比平均水平冷。但趨勢恰恰相反:根據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科學家在2007年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1910年至1940年期間,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北部大部分地區的無雪季節平均長度為154天。該研究稱,1970年至2000年間,該地區的年均無雪天數為157天。1910年至1940年間,無雪期每十年增加1.6天,而1970年至2000年間,每十年增加2.2天。

“阿拉斯加州的氣溫上升速度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積雪融化得更早,海冰融化得更早。它改變了陸地和海洋表面吸收的熱量。深色表面吸收更多的能量,因此會放大溫度上升的速度,”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北極生物學研究所的名譽教授,也是2007年研究的作者斯圖爾特·“特里”·查平三世說。

“從天鵝的角度來看,”查平補充道,“這意味著更長的生長期,稍微溫暖的生長期。這意味著更高的生產力,更多的食物供天鵝食用。”

本文最初發表於每日氣候,《每日氣候》是環境健康科學(一家非營利性媒體公司)釋出的關於氣候變化新聞的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