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去露營

科學家表示,人造光源會對晝夜節律產生負面影響

本報道最初由內部科學新聞服務釋出。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人類在太陽下山後不久就上床睡覺,在早上太陽昇起時醒來。雖然有蠟燭和後來的油燈,但光線不是很亮,所以人們仍然很早就睡覺了。

然後,托馬斯·愛迪生髮明瞭白熾燈泡,一切都改變了,包括我們的睡眠習慣。所以,如果你晚上難以入睡,或者早上脾氣暴躁,那就怪他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有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科學家發現,如果按照太陽的時間表生活,你更有可能至少提前一個小時上床睡覺,提前一個小時醒來,並且不那麼昏昏沉沉,因為你的內部時鐘和外部現實更同步。太陽會將你的時鐘調整到它可能處於的自然狀態,從而消除燈泡的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當前一期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外部環境和睡眠之間的脫節是導致即使是阿拉斯加原住民在北極夏季幾乎無盡的白天也會出現睡眠問題,並在漫長的冬季感到沮喪的原因之一。

科羅拉多州研究中的受試者過著更正常的生活。

博爾德的綜合心理學家肯尼斯·賴特說:“我們沒有研究那些有睡眠困難的人。他們獲得的睡眠量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他們睡眠的時間以及他們的[內部]時鐘相對於他們睡眠的時間。”

研究人員選取了八名平均年齡在 30 歲左右的成年人,並在他們正常生活的一週內跟蹤他們。受試者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工作、學習、吃飯和睡覺。他們遇到的大部分光線都是 人造的。然後,他們讓這些人去露營。

每天測量睡眠和光照,並在 24 小時內每小時測量一次褪黑激素,一次是在居家生活一週後,去上班、上學,然後在露營一週後測量。

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兼睡眠研究員納姆尼·戈埃爾說,褪黑激素是“黑暗的荷爾蒙”。科學家使用這種激素來測量光週期,或生物體對晝夜迴圈的生理反應。

戈埃爾說:“它在晚上自然升高,並在白天下降,受到光線的抑制。”

褪黑激素還會降低身體的核心溫度,使其更容易入睡。她說,人們經常服用褪黑激素藥片來幫助他們入睡。

在室內進行為期一週的研究後,科羅拉多州的受試者在落基山脈露營。他們白天只有陽光,晚上只有篝火,而不是人造照明。賴特估計,來自太陽的光線強度是他們在室內體驗到的四倍。白天光線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想想中午的明亮白光和日落前經常出現的金色光芒。

在他們露營一週後,研究人員再次測量了受試者的褪黑激素水平。

研究人員發現,褪黑激素的出現時間提前了兩個小時,受試者的實際睡眠時間提前了一個多小時。賴特解釋說,他們的身體正在重新校準自己。

當他們在正常生活中早上醒來時,褪黑激素和外部時間是衝突的。他們醒來了,但他們體內的褪黑激素告訴他們他們應該還在睡覺。賴特說,這可能可以解釋他們仍然感到睏倦的原因。

當他們在戶外時,褪黑激素水平和太陽週期更加一致——水平隨著太陽昇起而下降,並在他們醒來之前下降。他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暴露在更多的光線下——陽光下。

光線與睡眠以及一個人需要多少睡眠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幾項經典實驗的主題。

一些將受試者置於完全黑暗的洞穴中數週的實驗發現,24 小時制幾乎完全適合我們的身體。戈埃爾說,我們的身體認為一天的平均時間是 24.3 小時。

戈埃爾和其他科羅拉多州的科學家都認為,這項實驗規模很小,只有八名受試者,這限制了可以得出的結論。儘管如此,這些發現證明了更多類似實驗的必要性。

還有更多的露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