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雨水過多。一場不合時宜的風暴襲擊了蒙大拿州的大麥田——這裡是美國五分之一以上大麥作物的產地——洪水毀壞了金色的果實。僅僅幾年後,一場乾燥的熱浪使穀物枯萎,植株彎曲。由此造成的短缺使優質大麥的價格飛漲,擠壓了農民和他們的一些主要客戶:啤酒釀造商。
即使您沒有注意到那幾年(2014年和2017年)之後啤酒價格的波動,消費者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注意到。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地球系統科學家史蒂文·戴維斯說,氣候變化將使長期乾旱和熱浪等極端事件更加嚴重和頻繁。戴維斯和他的研究團隊週一在《自然·植物》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反過來,這可能會使啤酒(絕大多數啤酒是用大麥釀造的)價格高得令人眩暈。
為了瞭解氣候變化會如何使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酒精飲料價格昂貴得離譜,科學家們構建了三個全球模型:第一個是標準模型,用於預測在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地球氣候將如何變化,“告訴我們同時發生的高溫和乾旱事件將有多頻繁和嚴重,”戴維斯說。“我們將[這些資料]輸入到一個作物模型中,該模型說明大麥植物在某些環境條件和地區的長勢。”這兩個模型產生的資料被輸入到第三個模型:一個經濟模型,用於預測當大麥供應減少時啤酒的價格變化。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戴維斯使用這些模型計算了四種不同升溫情景的結果,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升高至多1.7、2.6、3.1或4.8攝氏度。結果表明,大麥產量將下降3%至17%。反過來,在最佳情況下,這可能會在未來一個世紀內將啤酒的平均價格提高15%。“在更嚴重的氣候事件中,”戴維斯說,“啤酒價格基本上會翻倍。”
並非所有國家都會遭受同等程度的影響。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學家阿里爾·奧爾蒂斯-博貝亞說,在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後的幾年裡,當地啤酒價格上漲多少取決於該國進口多少大麥、人們的收入以及各自的飲酒文化,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在法國,人們可能會喝更多的葡萄酒,”他說。“因此,如果啤酒變得更貴,那裡的需求降幅將大於德國。如果你喜歡啤酒,而它變得更貴,你就不得不去想辦法弄到錢。”根據這項新研究,愛爾蘭是飲酒習慣受威脅最大的國家,最壞的情況估計,在糟糕的年份過後,一包六罐冰鎮啤酒的價格將上漲到相當於今天的19美元。
戴維斯說,他的團隊的模型實際上可能描繪了一個比現實更美好的景象。首先,啤酒還依賴於另一種農產品——啤酒花——它也可能因氣候變化而受到衝擊。更糟糕的是,“我們知道穀物的質量在極端條件下也會下降,”他指出。“因此,啤酒的實際味道和質量也可能會下降。”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的氣候科學家卡米洛·莫拉說,這些新資料只是最新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在21世紀改變真實的日常生活。“我們談論的是啤酒!這太可悲了,”他說。“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是切身相關的,因為我們在這裡喝了這麼多啤酒。”莫拉說,對於那些以大麥為生的人——比如農民、酒保和啤酒釀造商——極端天氣事件將帶來懲罰性的後果。“你有這樣一條依賴這種作物的鏈條上的人,他們不僅僅是為了喝酒,也是為了他們的生計。”
奧爾蒂斯-博貝亞說,情況很可能只會從那裡開始惡化。其他研究表明,隨著氣候變化帶來更具破壞性和更頻繁的災害,農業生產者總體上將難以保持產量,與此同時,世界人口和食慾將繼續增長。“如果我們繼續需要更多的農產品——啤酒用的大麥、玉米、小麥——而產量和生產力沒有提高,那麼我們就會將草原或森林變成[農場],”他說。反過來,這可能會加劇更多的排放,減少碳匯,並加速氣候變化。“是的,這是一個惡性迴圈,”他說。
奧爾蒂斯-博貝亞說,保護世界農場免受災害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適應逐漸變化的氣候是一回事,”他指出。但這不太可能成為現實。氣候變化更可能使每一年都與上一年不同,每一年都有其自身不可預測且可能殘酷的條件。他補充說,人類將需要徹底改革農業和技術系統以適應那個世界。“這需要幾十年,”他說。“我們沒有幾十年了。”向更可持續的世界過渡可能會非常痛苦,而且可能會減少啤酒的供應,使其更難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