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熒光燈泡和乙醇出現之前,應對全球變暖的第一道防線是植樹。
畢竟,森林透過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來冷卻大氣層。然而,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新研究報告稱,森林的其他氣候影響可能會抵消其在世界某些地區的碳清潔優勢。研究團隊使用三維氣候模型,模擬了全球範圍內的森林砍伐,並研究了在不同緯度地區(如熱帶地區和北方地區)進行皆伐的影響。顯然,這些天然碳匯僅在熱帶地區有效地發揮作用;在其他地區,它們要麼沒有影響,要麼實際上會加劇地球變暖。事實上,根據該模型,到 2100 年,如果所有森林都被砍伐並任其腐爛,全球年平均氣溫將下降超過 0.5 華氏度。
研究合著者,卡內基科學研究所華盛頓全球生態學部的生態學家 Ken Caldeira 在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表示:“我不確定少量降溫是否一定意義重大,但移除所有森林對溫度幾乎沒有產生變化是重要的。我認為有趣的是,這種全球範圍的抵消作用是不同緯度地區不同反應的產物。”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樹木執行三項主要的氣候功能:它們吸收碳,從大氣中吸收碳,產生冷卻效果;它們的深綠色樹葉吸收太陽光,加熱地球表面;它們從土壤中吸取水分,水分蒸發到大氣中,形成反射太陽熱量的低雲(一種稱為蒸散作用的機制,也會導致冷卻)。Caldeira 表示,這三個因素——其中後兩個因素在迄今為止的氣候模型中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加在一起在研究的主要緯度地區產生了非常不同的結果:赤道熱帶地區;包括美國大部分地區的中緯度地區;以及北方地區,即亞北極地區,包括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北部邊境地區的大部分地區。
在所有三個地區,森林都忠實地執行著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任務,但光吸收和蒸散作用差異很大。在熱帶地區,森林具有顯著的整體冷卻效果。土壤非常溼潤,因此,透過蒸散作用,樹木被低層雲覆蓋,從而產生較小的反照率(表面反射光的能力)。Caldeira 解釋說,在非熱帶地區,“真正重要的因素是冬季地面是否有積雪。” 他指出,如果森林覆蓋著積雪的廣闊區域,“那將產生強烈的升溫影響”,因為蒸發水分的效率較低,導致雲層覆蓋較少。他說,雲層形成不良加上樹木對光的強烈吸收“遠遠超過了碳儲存的冷卻影響”。
Caldeira 說:“在中緯度地區,我們發現這基本上是扯平了——二氧化碳的影響幾乎與物理影響直接平衡。” 他將此歸因於樹木和牧場草地對光的吸收之間的對比度較低,儘管他指出,由於某些地區有冬季積雪覆蓋,因此森林的消失可能會產生輕微的(如果有的話)冷卻效果。他用這個例子指出了不同森林功能的相對影響。雖然碳水平會影響全球範圍內的變暖,但反照率增加和蒸散作用不良的影響只會影響區域範圍內的溫度。例如,他說,“如果你移除了美國的所有森林,它可能會使世界變暖,但對美國自身產生輕微的冷卻影響。”
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地理和地球系統科學助理教授 Navin Ramankutty 表示,這項研究是首次全面審視森林砍伐對全球的影響。“你不能盲目地進行再造林,認為這樣就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他說,並指出了這項研究中的一個關鍵發現。“如果你想想環保組織,他們都在談論植樹。我們應該出於其他原因保護樹木。”
Caldeira 對此表示贊同,並表示保護森林應成為維持世界生物多樣性努力的一部分。他還補充說,研究結果並不贊同皆伐或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我認為,重要的是將預防氣候變化視為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他說。“過於狹隘地關注全球變暖,而忽視更廣泛的保護地球生命的關注可能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他建議,與其指望森林透過捕獲二氧化碳來解決當前的氣候危機,不如將目標對準我們持續產生汙染物的“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