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現熱帶新物種的豐富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有人說探索時代已經結束,但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地方是科學家和其他探險家很少涉足的。這些地方中的許多都位於海面之下,其中一個地方——位於新幾內亞島西海岸附近的所謂鳥頭海域——在最近的調查中顯示,它包含了多達 52 種新的魚類、蝦類和珊瑚。“去那裡的科學家確實希望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環境保護國際組織的塞巴斯蒂安·特倫說,該倡導組織組織了這次考察。“但我認為他們被他們遇到的生物多樣性所震撼。”

一個半島從印度尼西亞一側的新幾內亞西北海岸突出,這使得世界第二大島嶼看起來有點像火雞。在這張圖中,半島代表鳥頭,其喙和肉垂之間的區域是調查區域。一個最初的團隊早在 2001 年就對其進行了偵察,但在今年 2 月和 4 月,環境保護國際組織組織了一個由生物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作為其快速評估計劃的一部分,對這片海域進行搜尋。這些考察旨在快速登記動植物群,以便為保護決策提供資訊。

在為期六週的調查中,科學家們編目了 1200 多種魚類和近 600 種珊瑚,以及 52 種潛在的新物種,包括一種鯊魚。“這些肩章鯊的胸鰭非常大,它們可以用胸鰭在底部蹣跚行走,基本上看起來像在走路,”特倫指出。新物種包括:兩種已確認的閃光瀨魚(檢視相簿檢視影像),一些疑似新的造礁珊瑚和螳螂蝦。“它們既不是螳螂也不是蝦,但它們看起來有點像兩者,”特倫解釋說。“一些物種的記錄顯示,它們的撞擊力非常大,可以打破水族箱的玻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家們搜尋了從北部的極樂鳥灣到西部的拉賈安帕特群島,以及南部的法克法克-凱馬納海岸線之間的海域。位於亞洲珊瑚三角區中心的這片 18 萬平方公里的區域佈滿了島嶼和水下珊瑚礁,是迄今為止最豐富的發現之一,就生物多樣性而言,甚至超過了澳大利亞的大堡礁。“這些數字表明,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拉斯·查普曼說。“就新物種的豐富性而言,我個人不知道有類似的例子。”

但是,鑑於印度尼西亞此前計劃擴大該地區的捕撈範圍,鳥頭海域的獨特生物面臨著不確定的未來。“存在許多新出現的威脅:一些破壞性的捕撈方法,如炸藥或氰化物;過度捕撈的威脅;以及採礦或伐木造成的沉積物可能會影響珊瑚礁,”特倫說。“在我們面前的這些新出現的威脅變得不可控制之前,我們還有一段視窗期。”

初步跡象表明,印度尼西亞政府對保護其自然遺產做出了積極的回應,當地以海洋為生的村民也是如此。“我們非常樂觀地認為,將會建立一個系統,可能是海洋保護區,以便以可持續的方式進行管理,”特倫說。“現在正在考慮的一個選擇是專注於促進可持續生態旅遊的發展。”無論如何,很明顯,海浪之下的世界仍然有很多東西可以向探險家們展示;未來的考察計劃將繪製馬達加斯加和巴西附近的海底壯麗景象。正如查普曼所指出的:“這項調查和發現向我們展示了,如果我們能在這些地點消失之前到達它們,還有多少海洋生物多樣性有待發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