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抑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人經常報告睡眠困難、白天嗜睡和其他與睡眠相關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治療睡眠問題可以顯著改善許多患者的精神症狀。
最新的許多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患者在睡眠期間反覆停止呼吸——可能會導致或加劇精神症狀。過去幾年,小型研究和有限人群的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與抑鬱症有關。現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一項研究加強了這種聯絡。CDC分析了近10,000名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美國成年人的醫療記錄。與沒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相比,被診斷患有這種疾病的男性患抑鬱症的風險是原來的兩倍,女性是原來的五倍。《睡眠》雜誌四月刊的主要作者安妮·G·惠頓及其同事推測,除了中斷睡眠外,睡眠呼吸暫停引起的缺氧可能會損害細胞並擾亂正常的大腦功能。
克利夫蘭診所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治療這種疾病有望減輕抑鬱症的症狀。在實驗中,患者戴著連線到一臺增加喉嚨氣壓的機器的面罩睡覺。增加的壓力防止了氣道塌陷,這是導致大多數情況下呼吸停止的原因。精神科醫生查爾斯·貝及其同事使用這臺機器治療了779名被診斷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平均使用該機器睡眠90天后,所有患者在常見的抑鬱症調查中的得分均低於治療前——無論他們之前是否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或正在服用抗抑鬱藥。這些資料於6月在波士頓舉行的SLEEP 2012會議上公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調查患者的睡眠健康可能使醫生能夠及早緩解精神障礙——甚至可能在患者嘗試精神科藥物之前。根據三項新的研究表明,睡眠與兒童時期的精神障礙有關,這種治療對於兒童可能尤其重要。《醫學假設》雜誌8月份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約有25%至50%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和青少年經歷睡眠問題。《兒科學》雜誌在幾個月前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研究中的11,000名兒童中,那些睡眠呼吸紊亂(由他們的父母報告)的兒童在四歲時出現行為困難的可能性高出40%,在七歲時高出60%。睡眠障礙也會影響情緒,而不僅僅是產生壞脾氣。《精神健康政策與經濟學雜誌》3月份的一項研究表明,報告白天嗜睡的青少年也更有可能感到悲傷。
史蒂文·Y·帕克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耳鼻喉科助理教授,他長期以來一直倡導睡眠障礙是許多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我看來,”帕克說,“如果不考慮睡眠呼吸問題,你就不能考慮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