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網和垃圾是對受威脅海龜的雙重打擊[幻燈片]

多年來的研究已確定塑膠汙染和捕魚行為是海龜的主要威脅。這些知識最終開始轉化為行動

4月份,近200只肯普氏麗龜(Lepidochelys kempii)、綠海龜(Chelonia mydas)和紅海龜Caretta caretta)海龜被衝到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海岸,是自1986年開始記錄以來一個月內死亡數量最多的一次。今年頭三個月,在烏拉圭海岸發現了100只死亡的綠海龜。後一組海龜死於攝入垃圾,主要是塑膠。前者大多顯示出在拖網中溺水的跡象。

這兩起事件都是最新的跡象,表明汙染和漁業行為對這些瀕危動物的全球恢復構成了重大障礙。幾十年來一直髮出警報的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最新的悲劇可能終於成為將科學轉化為行動的轉折點。

肯普氏麗龜主要生活在墨西哥灣,根據《瀕危物種法案》被列為瀕危物種。在最近結束的2011年季節中,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科學家唐娜·謝弗在德克薩斯州海岸記錄了192個麗龜巢(95%的麗龜巢位於墨西哥北部,那裡在2006年記錄了創紀錄的12143個巢)。綠海龜在美國也被列為瀕危物種,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水域,通常在北緯30度和南緯30度之間,據估計每年在佛羅里達州築巢200到1100個。紅海龜目前被列為受威脅物種,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溫帶和熱帶地區,估計每年有6萬到9萬個巢,且數量正在下降。世界其他四種海龜——稜皮龜、玳瑁、麗龜和平背龜——都被列為瀕危或受威脅物種,前三種也分佈在美國水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致命的海洋
海龜在被鉤住、纏在釣魚線上或被困在固定網或拖網中時會因溺水或受傷而死亡。例如,國家海洋漁業局估計,2009年墨西哥灣的商業捕蝦活動導致5365只海龜死亡。非營利組織Oceana的海洋野生動物科學家伊麗莎白·威爾遜說,大西洋中部拖網漁業每年平均捕獲770只海龜。

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家拉里·克勞德說,海龜和商業捕撈魚類經常聚集在同一地點,導致海龜被作為兼捕物捕獲。事實上,克勞德和他的同事在2004年發表在《生態學快報》上的一篇論文表明,紅海龜和稜皮龜(Dermochelys coriacea)每年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機會遇到延繩釣具。海龜物種也會在近岸地區度過時間,在那裡它們可能成為自給自足或小規模漁民的兼捕物。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生物學家霍伊特·佩克漢姆在2007年領導的一項案例研究表明,這些小規模漁業也代表著重大威脅

逃脫魚鉤、漁網和漁線的海龜仍然面臨著攝入或被漂浮在海面或水柱下方的塑膠碎片纏住的風險。衝到海灘上的塑膠會干擾築巢和孵化。

阿爾加利塔海洋研究基金會的專案開發主管馬庫斯·埃裡克森說,該基金會已經記錄了地球五大海洋環流中的塑膠。在北太平洋,基金會科學家測量的塑膠顆粒體積是浮游動物重量的六倍。現在大多數海洋生物的體內都發現了攝入的塑膠,塑膠會透過堵塞它們的腸道而導致損傷、營養不良和死亡——這是許多烏拉圭海龜的命運。

塑膠在被攝入之前就可能成為問題。它們最初含有壬基酚和雙酚 A (BPA) 等潛在的毒性化學物質,並在海水中吸收更多。2010 年,海龜永恆的馬克·沃德與來自阿爾加利塔、日本北海道大學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確定了海洋塑膠吸收的一些化學物質濃度的區域模式。例如,多氯聯苯濃度在日本和美國城市沿海地區最高,反映了這些化學物質在這些地區過去的較高使用量。塑膠顆粒充當假浮游生物,將這些化學物質引入食物鏈,最終到達人類。

行動的呼籲
對海龜的這些威脅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十多年前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警告說,目前的漁業活動將使太平洋海龜走向滅絕,而 1972 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則指出了海洋中微塑膠的威脅。(《大眾科學》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這兩個問題都有相對明確的解決方案,包括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使用、清理碎片以及開發和要求使用對海龜安全的捕魚裝置。

然而,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政策和具體行動仍然有限,而且常常存在爭議。雖然美國的一些漁業要求使用允許海龜逃脫拖網的裝置,但世界上大多數拖網漁業都沒有這樣做,即使在美國,它們的使用也並非總是強制執行的。美國延繩釣漁民必須使用對海龜傷害較小的圓鉤,並使用魚作為誘餌,而不是更吸引海龜的魷魚。然而,執法仍然是零星的,而且克勞德指出,美國艦隊最多隻佔全球延繩釣總量的 10% 左右。

其他可能的保護措施甚至還沒有進展到那一步。今年 3 月,聯邦政府將其關於是否將紅海龜的地位從“受威脅”改為“瀕危”的最終裁決的截止日期延長了 6 個月——這項工作最初是在 2007 年的法律請願書的推動下進行的。該名單已被證明是有爭議的,部分原因是其對漁業(尤其是北大西洋的漁業)的潛在影響。“漁業界普遍不接受裝備修復,他們通常會抵制任何型別的法規,”生物多樣性中心 (CBD) 的律師凱瑟琳·基爾達夫說。

法庭案件
各組織也在尋求透過法庭來促進行動。4 月,CBD、Oceana 和海龜島恢復網路 (TIRN) 起訴美國政府,指控其錯過了另一個截止日期,即指定西海岸以外超過 70000 平方英里的水域為稜皮龜的關鍵棲息地。截至 6 月,各方正在協商達成一項和解協議,該協議將為指定保護區設定另一個截止日期,基爾達夫說,這個截止日期在技術上可由法院強制執行。即使指定成功,那裡的捕魚行為也不一定會受到限制。

5 月 31 日,CBD、TIRN、海龜保護協會和野生動物保護者釋出了 60 天的意向通知,起訴國家海洋漁業局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違反了《瀕危物種法案》。這些團體直接回應了海龜在墨西哥灣沿岸的死亡事件——截至 6 月,這三個州的總死亡人數為 320 只——還要求緊急關閉墨西哥灣蝦拖網漁業。基爾達夫說,在 60 天結束之前,不太可能發生任何事情。

科學界也沒有袖手旁觀。沃德付給哥斯達黎加當地人每小時 2 美元,讓他們從珊瑚礁中清除塑膠,並計劃尋求更多資金來支付漁民打撈塑膠的費用。埃裡克森除了宣傳關於塑膠汙染的研究外,還推廣了利用塑膠廢物製造實際建築材料的現有技術,以及加拿大 PyroGenesis 公司使用的技術,該公司利用廢物(包括塑膠)發電。2009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呼籲在全球範圍內禁止塑膠袋,截至 2011 年 6 月,包括剛果在內的九個以上的國家已經禁止或對塑膠袋徵稅。

與此同時,一些科學家指出,個人可以透過改變他們使用和處理塑膠的方式以及要求可持續捕獲的海鮮來有所作為。個人還可以呼籲行業和政策制定者做出回應,幫助將最近的這些悲劇死亡轉化為行動。那麼,它們或許可以證明是那個轉折點。

檢視受威脅海龜的幻燈片。

A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writer based in Austin, Texas, Melissa Gaskill has a B.S. in zoology from Texas A&M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in journalism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he also has a passion for the ocean and writes about it whenever possible for publications such as Nature News, Men's Journal, The New York Times, and many others.

More by Melissa Gaski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