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最被濫用和最受詬病的指標承諾提高透明度

湯森路透承諾未來將更清晰地解釋“影響因子”,這是一個對超過 10,000 種科學期刊的年度排名

科學界最被濫用的指標正在進行改造——儘管許多研究人員希望它完全消失。

資訊公司湯森路透表示,它將提高其計算影響因子的透明度,這是一個對超過 10,900 種科學期刊的年度排名,它 於 7 月 29 日釋出,同時還公佈了 39 種期刊 被排除在該列表之外。

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公司還在改進其商業分析產品 InCites,以新增基於單個文章的指標,並允許使用者進行自己的計算。但批評人士表示,還需要更多的改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影響因子的發明是為了幫助圖書館決定購買哪些期刊:粗略地說,影響因子較高的期刊會吸引更多的引用。但它已經成為衡量研究人員及其論文質量的誘人標準——這激怒了科學家,他們表示,他們是根據發表的期刊,而不是他們發表的內容來評判的。

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美國細胞生物學會執行主任斯特凡諾·貝爾圖齊說,結果是一場進入具有高影響因子的期刊的競賽,幾乎每個人都對這種情況感到不滿。

湯森路透表示,問題在於影響因子的使用方式,而不是指標本身。但即使是圖書館員和期刊編輯也不滿意,因為他們說該公司對其如何計算指標並不清楚。“我們不確定他們的資料是否可靠,”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期刊》主編伯恩德·普爾弗勒說,他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分數與該公司的分數相匹配。

更清晰的影響?
去年,貝爾圖齊協調了一份由數百個研究機構和超過 11,000 名科學家簽署的宣告,即《舊金山研究評估宣言 (DORA)》,該宣言譴責了對影響因子的濫用,並呼籲採用更好的方法來評估研究。但他和普爾弗勒還向湯森路透傳送了一封私人信件,要求其改進計算影響因子的方式。他們說,這封信從未得到回覆,因此在 7 月 25 日星期五,他們將其在 DORA 網站上公開了。

現在,湯森路透表示它確實回覆了這封信,並表示它正在“採取重大步驟來提高期刊影響因子計算的透明度”。例如,它將允許(付費)使用者檢視計算中包含的每個專案。

它還提供文章的引用指標,而不僅僅是期刊的引用指標。現在,任何訂閱者都應該可以計算任何文章集合的影響——無論是對於期刊、大學還是科學家——並對這些計數進行標準化,這很重要,因為一些學科的引用量比其他學科多得多,因此將生物學文章與數學文章進行比較是不公平的。

這足以阻止對湯森路透的批評嗎?“我們讚賞這些新功能,但湯森路透將責任推給了使用者,”貝爾圖齊說。他說,這是一個問題,因為研究人員仍然會更喜歡“官方”數字。他希望該公司改進其釋出的指標——例如,透過排除評論文章,因為它們包含的引用次數比研究文章多得多。

引用堆疊
湯森路透還宣佈,由於39 種期刊今年將不會獲得影響因子——這是單一年份被禁止的期刊的創紀錄數量——原因是過度自引或來自其他期刊論文的“引用堆疊”

在連續兩年因引用堆疊而被抓的期刊中,有一本是《國際感測器網路期刊》(IJSN)。湯森路透發現,它在 2013 年 IEEE 消費者通訊和網路會議論文集中被大量引用。而那些大量引用 IJSN 的會議論文集中的兩篇文章的合著者是 IJSN 的主編楊肖。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表示,它正在評估情況,並將“採取認為必要的適當行動”。

阿拉巴馬大學塔斯卡盧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肖,去年已經看到 IJSN 因同樣的做法受到譴責,當時湯森路透在《並行和分散式計算期刊》上發現了一篇 2011 年的論文,其中包含大量對 IJSN 的引用。同樣,肖也是該論文的合著者。今年二月,它被其出版商愛思唯爾撤回,後者表示該論文違反了其關於引用操縱的政策。截至本文付印時,肖尚未回覆電子郵件。

指標挑戰
為了配合湯森路透的公告,一群物理學期刊編輯也發起了一項嘗試,完全放棄其期刊對影響因子的依賴,轉而採用基於開放引用資料庫的自有衡量標準。

去年,湯森路透拒絕了《儀器雜誌》的影響因子,因為它被電子工程師雷扎德·羅曼紐克在《SPIE 會議論文集》中的一系列論文中大量交叉引用。經過一番爭論後,該期刊由總部位於倫敦的物理學會和義大利國際高階研究學院 (SISSA) 出版,被恢復了。但 SISSA Medialab(一家由 SISSA 擁有的非營利公司)的執行長恩里科·巴利表示,“由於處理該問題缺乏透明度,延遲損害了該期刊及其作者的聲譽”。

相反,巴利領導開發了一個平行的期刊影響因子,稱為Jfactor,該因子基於費米實驗室、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其他實驗室建立的關於高能物理文章和引用的資訊系統 INSPIRE 收集的開放資料。他指出,如果物理學期刊採用它,那麼湯森路透的專有指標將不再需要。

貝爾圖齊希望其他指標能夠在評估個人方面獲得普及。在 7 月 29 日更新的 DORA 網頁上,他和他人正在收集避免完全使用影響因子的良好研究評估實踐示例。“我們可以討論你想要的所有指標,但最終,真正重要的是論文中的內容,”他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4 年 7 月 20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