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報告稱,對抗世界主要殺手之一的疫苗有一天可能由牲畜製造。根據今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釋出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能夠在其乳汁中分泌瘧疾疫苗蛋白的小鼠。純化的實驗性疫苗保護了 80% 隨後暴露於致命劑量瘧原蟲的猴子。
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的安東尼·斯托爾斯 (Anthony Stowers) 和路易斯·米勒 (Louis Miller) 及其同事創造了兩種小鼠品系,每種品系都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可以大量生產瘧原蟲惡性瘧原蟲表面的一種蛋白質。為了確保蛋白質會出現在動物的乳汁中,研究小組設計了所謂的轉基因,使這些蛋白質在乳腺內壁細胞中啟動。隨後旨在評估蛋白質抵抗瘧疾能力的測試產生了顯著的效果:五隻接種疫苗的猴子中只有一隻屈服於這種禍害,而八隻未接種疫苗的猴子中有七隻不得不接受針對劇烈瘧疾的治療。
展望未來,研究人員希望使用山羊等更大的動物也能產生類似的結果,初步結果表明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疫苗不僅必須有效,而且如果要在受瘧疾打擊最嚴重的國家使用,就必須廉價生產,”斯托爾斯評論道。“使用轉基因動物來實現這兩個目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如果它奏效,那麼幾隻山羊的羊群可能可以生產出足夠非洲使用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