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還是不用藥?當他們的孩子被診斷患有多動症(ADHD)時,數百萬的父母必須做出決定——而爭議使得這個決定更加艱難。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雖然藥物可能使孩子的行為平靜下來,但從長遠來看,它並不能改善成績、同伴關係或對抗行為。
因此,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該疾病的神經生物學上。最近的研究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許多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存在認知缺陷,特別是在工作記憶方面——即保持指導行為的資訊的能力。這種認知問題在行為上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並導致學業成績不佳。這些研究不僅質疑了給多動症兒童用藥的價值,還在重新定義該疾病,並引導人們採取更有意義的治療方法,包括認知訓練。
多倫多大學精神病學教授 Rosemary Tannock 表示:“這確實標誌著我們對該疾病的理解從行為層面轉向生物層面。”Tannock 的研究表明,儘管興奮劑藥物可以改善工作記憶,但效果很小,她說,“這表明藥物治療並不足夠。”因此,她和包括英國杜倫大學的 Susan Gathercole 在內的其他人,現在正在與學校合作,引入訓練工作記憶的教學方法。事實上,工作記憶缺陷可能是一些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不僅僅是多動症,這突出了該疾病的異質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 Torkel Klingberg 評論說:“工作記憶是日常功能的瓶頸,與你屬於哪個類別無關。”根據 Klingberg 的研究,卡羅林斯卡研究所成立了 Cogmed 公司——一家開發了用於訓練工作記憶的軟體程式的生物技術公司。在最近發表在《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會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Klingberg 報告說,經過五週的訓練,20 名未用藥的多動症兒童中有 60% 不再符合多動症的臨床標準。該公司已經在瑞典和德國推出了其培訓服務,卡羅林斯卡研究所正在與紐約大學合作,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啟動一項針對多動症兒童的臨床試驗。
Tannock 評論道:“這是一個有趣的資料。重點是視覺空間記憶,這是我們發現與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症最強聯絡的地方。但他們必須更進一步。你希望證明訓練可以提高一系列任務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保持資訊。”
多動症兒童會對認知訓練做出反應,這並不讓勞倫斯·H·迪勒等專家感到驚訝,他是一位兒童精神病學家,也是《依賴利他林》的作者。他說:“多動症和注意力不集中是鐘形的譜系障礙。大多數接受藥物治療的孩子是介於正常和異常之間的臨界狀態。”根據迪勒的經驗,前者最能從非藥物的訓練方法中獲益。藥物治療被製藥和醫療行業過分強調,“這改變了人們對自己的看法,”他繼續說道。“個人責任已經退居其次,讓位於終身疾病。”
此外,由於沒有產業支援,行為療法被嚴重低估,迪勒和其他人認為。來自多模式治療研究(美國對兒童多動症治療進行的最大規模長期研究)的未發表資料顯示,在兩年後,僅接受行為療法(家長培訓、學校干預和特殊的夏令營計劃)治療的兒童與接受高劑量藥物治療的兒童的機能一樣好,該研究的主要研究員,布法羅大學的 William Pelham 說。此外,在第二年末,行為組中只有另外 8% 的兒童接受了藥物治療,這表明該組的大多數家長對行為療法感到滿意。
這個為期兩年的結果與該研究 14 個月後的最終結果形成對比,後者表明,與高劑量藥物相比,行為療法的益處略遜一籌。儘管大多數專家提倡在必要時將行為療法與藥物治療相結合,但藥物治療通常是唯一提供的選擇。“家長需要知道還有其他的替代療法,” Pelham 表示。
透過行為療法和訓練來控制症狀的能力表明,許多多動症兒童可能不需要藥物。但是,行為療法和工作記憶訓練都需要家長、老師和治療師的勤奮和耐心。這對於一個時間緊迫的社會來說並不容易,而且比吃藥費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