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報告稱,中國對魚翅湯的需求下降了50%至70%,這為估計有25%的鯊魚及其近親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帶來了希望。許多專家認為這些數字聽起來好得難以置信。
發表在《生物保護》雜誌上的一項關於全球海關和貿易資料的新分析證實,過去十年中,鯊魚鰭貿易額下降了約25%。“雖然我們不能說我們完全瞭解中國鯊魚鰭貿易額下降的規模或原因,但似乎可以肯定地說,對魚鰭的需求正在減弱,這對鯊魚來說似乎是個好訊息,”全球鯊魚鰭貿易專家、該研究的合著者雪萊·克拉克說。
這項新分析受到了其他全球鯊魚保護專家的歡迎,包括國際鯊魚倡導組織主席索尼婭·福特漢姆。“克拉克博士再次為我們提供了客觀的專家分析,這對評估鯊魚保護的進展和指導我們的下一步行動至關重要,”福特漢姆說。“該論文重要地提醒我們,有效地保護鯊魚是一項複雜而長期的事業,需要堅持不懈和定期重新評估優先事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訂閱。
對於鯊魚鰭需求下降,人們提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克拉克認為,保護倡導和公眾教育工作起到了作用。自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中國政府開展了一場反對魚翅和其他炫耀性消費產品的運動。“此外,北京的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人們對魚翅的偏好正在下降,因為它被認為是不健康或過時的,或者該產品是假的,”克拉克說。“人們認為,由於鯊魚數量的公開下降,真正的魚翅肯定供不應求。”
這項研究表明,鯊魚的一個主要威脅正在減少,但克拉克警告說,其他許多威脅仍然存在。“大多數保護運動針對的是鯊魚鰭而不是肉,而鯊魚肉的消費正在快速增長。”她說。“實際上沒有所謂的‘鯊魚鰭漁業’,捕撈鯊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為了獲取鯊魚肉,或在嘗試捕撈其他物種時無意中捕獲。”
儘管交易的鯊魚鰭總量正在下降,但現在有70多個國家參與了貿易,並且每年都有更多的國家加入。克拉克說,“根據對非洲國家情況的分析,鯊魚鰭的供應網路正在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進來。這可能是因為供應來源變得稀缺,或者因為一些國家的管理正在限制供應,或者僅僅是因為運往香港的物流正在改善。”這使得監測和執法工作變得複雜,因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海關進出口程式碼,而且許多發展中國家沒有執法基礎設施。
這項研究將全球鯊魚鰭貿易與海參貿易進行了比較,發現對於基於受威脅海洋生物的炫耀性消費產品來說,情況並非普遍樂觀。大約有70種海參在國際上進行貿易,用於傳統的高階菜餚,其中許多都瀕臨滅絕。儘管海參的過度捕撈不像鯊魚捕撈那樣受到關注,但根據國際非營利研究組織世界魚類的主要作者漢普斯·埃裡克森的說法,這些無脊椎動物是太平洋地區僅次於金槍魚的第二大最有價值的海產品出口。“雖然一系列因素可能導致鯊魚鰭的交易和消費下降,但同樣的因素似乎並沒有限制海參的貿易,”埃裡克森說。 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海洋保護倡導者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