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去哪兒:用技術追蹤野生動物的50張地圖和圖表》
作者:James Cheshire 和 Oliver Uberti。
W. W. Norton,2017年(39.95美元)
儘管我們對動物瞭解甚多,但對它們的遷徙習性卻知之甚少。新的追蹤技術正在迅速填補這一資訊空白,為生物學家提供關於動物覓食、交配、遷徙等方面的見解。地理學家Cheshire和設計師Uberti聯手收集了追蹤動物的科學家的故事,並繪製了這些動物日常路線的地圖。結果是將動物的移動軌跡驚豔地展現在紙上:從衛星收集的企鵝築巢地點;加利福尼亞州高速公路限制了山獅的活動範圍;德國一隻普通大黃蜂的每日飛行路線。然而,啟發這本書的動物卻有一個悲傷的故事。她是一頭名叫安妮的大象,她的GPS項圈記錄了她在查德東部12周內超過1000英里的旅程,直到她被偷獵者獵殺。
《接觸:吉爾·塔特爾和尋找外星智慧》
作者:Sarah Scoles。
Pegasus Books,2017年(27.95美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吉爾·塔特爾是一位天文學家,她克服了猖獗的性別歧視,成為全球搜尋外星人無線電訊號的領導者,在對科學感興趣的人群中家喻戶曉。許多人知道她是卡爾·薩根1985年小說《接觸》的轟動一時電影改編版中朱迪·福斯特角色的現實原型。塔特爾以避免自我推銷而聞名,因此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她還遠不為人所知。記者斯科爾斯撰寫的關於塔特爾的親密傳記——有史以來第一部關於塔特爾的傳記,並在她的全力合作下撰寫——可能會改變這一點。她的故事與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對遙遠恆星周圍生命的探索密不可分,但其核心更多的是關於“一位堅強、果斷、頑固、聰明的女性,她對宇宙提出了宏大的問題,並且不把‘不’聽作‘不’,而是聽作‘繼續嘗試’。”——李·比林斯
《與達爾文共進晚餐:食物、飲品與進化》
作者:Jonathan Silvertown。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7年(27.50美元)
進化生態學家Silvertown知道你的食物有多古老。他知道歷史上是誰先食用了它,以及為什麼人類會追求每一種特定的食物。人們花費了數千年的時間來改變食物的屬性,以適應我們的消化道和生活方式。Silvertown剖析了每種當代飲食主食背後的社會學、選擇性育種和營養進化。例如,麵包是在花費數個世紀只採摘最好的野生草後才得以完善的。人類也適應了食物:我們開始喜愛百里香和迷迭香等香料植物,儘管它們具有化學防禦,而其他動物卻無法忍受。這次從動物到蔬菜再到啤酒的巡禮,即使是最有野心的美食家也會有所思考。——萊斯利·尼莫
《重要人物:偉大數學家的人生與工作》
作者:Ian Stewart。
Basic Books,2017年(27美元)
公元三世紀,中國數學家劉徽獨立於更著名的勾股定理的同名作者證明了勾股定理*。大約在1400年,印度數學家桑加馬格拉瑪的馬達瓦的一首詩用“神”、“大象”和“蛇”來象徵數字,以近似圓周率的值。索菲亞·科瓦列夫斯卡婭是第二位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女性,她在19世紀的歐洲在偏微分方程和力學方面取得了突破——靈感來自用微積分教科書的頁張製成的兒童房桌布。這些傳記以及更多內容說明了數學的歷史——和人物個性。正如數學家斯圖爾特本人所寫:“數學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由人創造的。”——克拉拉·莫斯科維茨
*編者注(2017年8月10日):這句話在釋出到網上之前經過編輯,以糾正已出版印刷版中出現的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