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症的蹤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種新型放射性示蹤劑可能有一天會被用來預測一個人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通常佈滿了β-澱粉樣蛋白斑塊和所謂的tau蛋白纏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老年精神病學家加里·斯莫爾說,目前存在用於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放射性示蹤劑,但它們不能完全區分健康組織和病變組織。斯莫爾和他的同事使用合成放射性化合物FDDNP進行了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FDDNP會粘附在斑塊和纏結上。他們掃描了60人,其中一些人精神狀態“正常”,另一些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或阿爾茨海默病。個體認知問題越嚴重,示蹤劑在大腦中出現的就越多,並呈現出某些標誌性模式。

在兩年後對12名個體進行的後續掃描中,那些精神能力下降的人顯示出更多的示蹤劑積累,這表明可能具有預測價值。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莫尼·德萊昂說,這些結果對於診斷阿爾茨海默病和預測其進展是令人鼓舞的。然而,預測疾病的發生可能更復雜,因為研究人員不知道斑塊和纏結在健康人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身上的行為。斯莫爾說,西門子股份公司已獲得FDDNP的許可,正在評估該技術的預測能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其他實驗正在確定可能有助於預測疾病進展速度的因素。例如,哥倫比亞大學的尼古拉斯·斯卡米亞斯和他的同事最近報告了對312名新診斷出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跟蹤研究,平均跟蹤時間為六年。患者接受正規教育的年限越多,他們的記憶力下降得越快——這加強了不太全面的研究的結論,斯卡米亞斯說。雖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晚年更容易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是因為他們可以更容易地彌補最初的損傷——但結果表明,這種延遲可能是以儲備較少為代價的,一旦疾病最終發作,儲備較少將減緩疾病的進展,斯卡米亞斯解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