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週一表示,一種由海洋藻類產生的毒素正在對加利福尼亞海岸的海獅造成腦損傷,導致神經和行為變化,這可能會損害它們在海洋中導航和在野外生存的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對 30 頭加州海獅的腦部掃描檢測到海馬體的損傷,海馬體是與記憶和空間導航相關的腦結構,這些動物自然暴露於被稱為軟骨藻酸的毒素中。
埃默裡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彼得·庫克表示,軟骨藻酸模仿穀氨酸(一種在大腦中傳遞神經衝動的化學物質),並導致海馬神經細胞過度啟用和慢性癲癇,庫克在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工作期間參與了這項研究。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庫克說:“軟骨藻酸伴隨腦損傷而來的行為缺陷是嚴重的,可能會對海獅的覓食和導航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導致擱淺和死亡。”
每年有數百隻海獅被發現擱淺在加利福尼亞海灘上,出現軟骨藻酸中毒的跡象,如迷失方向和癲癇發作。據信有數千只海獅暴露於這種毒素中。
負責產生毒素的微觀藻類,稱為偽菱形藻,天然存在於沿海水域中。近年來,它們的藻華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今年的藻華是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從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延伸到阿拉斯加。
人們認為,來自化肥等化學物質的海洋汙染和與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的海洋溫度升高是藻華規模和頻率增加的原因。
毒素在食用藻類的貝類和小魚中積累。海獅、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在食用這些貝類和魚類後會暴露於毒素中。
庫克說:“產生軟骨藻酸的藻華已經在環境中存在很長時間了,但自 1980 年代以來,規模更大、更頻繁的藻華對海洋動物造成更明顯損害的現狀一直在持續。”
暴露於毒素的海獅海馬體與丘腦(一種與感覺知覺和運動功能調節相關的腦結構)之間的連線性大大降低。海馬體受損的海獅在記憶任務(例如涉及尋找食物獎勵的任務)中的表現也更差。
庫克說:“每年有數百隻海獅最終進入擱淺救助站。其中很多確實死亡了,儘管有些可以被救助並在野外存活一段時間。”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威爾·鄧納姆報道;彼得·庫尼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