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前,一個研究小組帶著遊戲板和一份清單,前往美國大約200所幼兒園。那項如今開創性的研究中,他們測試的3歲和6歲兒童中有91%能夠正確地將吉祥物駱駝喬與他對應的香菸配對,這引發了一系列旨在保護美國青少年免受激進菸草廣告侵害的反吸菸立法。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也採取了行動,制定了一項旨在限制發展中國家菸草公司營銷力量的國際條約。
但是,新的發現表明,儘管有國際建議,菸草公司還是成功地將其營銷活動轉移到了海外。今年,巴西、中國、俄羅斯、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研究小組進行了一個非常相似的版本,與最初的駱駝喬研究。在他們採訪的2400名五歲和六歲兒童中,68%的人能夠識別至少一個菸草標誌。
專家表示,這項發現是最近一系列研究中的最新一項,這些研究表明,20世紀90年代被美國公共衛生倡導者趕出去的四家菸草公司仍在瞄準社會中最脆弱的成員——即兒童、青少年和那些試圖戒菸的人,重點是欠發達國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助理教授華金·巴諾亞說,菸草公司已經“從高收入國家吸取了教訓”,這些國家透過徵稅和營銷限制來限制他們的銷售。巴諾亞研究瓜地馬拉的菸草銷售和反吸菸工作,他說那裡的菸草公司透過直接違反法律或尋找創造性的方法來規避法律來獲得客戶。例如,雖然他們不能在電視或雜誌上推銷他們的產品,但菸草公司會使用“非傳統”廣告,例如付費給零售商將他們的產品放置在商店中最顯眼的位置(通常在收銀機後面或前面)。公司還使用促銷廣告,例如買二送一的產品折扣,以吸引可能正在嘗試戒菸的吸菸者。巴諾亞說,這些策略向消費者傳達了一個資訊,即吸菸在社會上是可以接受的:“這就像商店把糖果放在最前面,你最有可能看到併購買它。”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公共衛生研究教授迪娜·博澤科夫斯基說,兒童對營銷非常敏感,她領導了今年對五歲和六歲兒童的研究。博澤科夫斯基發現,在巴西、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和印度,能夠最好地識別菸草品牌的兒童不一定與吸菸者住在一起,這進一步表明孩子們是在公共場所而不是在家裡獲得關於香菸的知識。“你可能會認為這隻會發生在與吸菸者或有吸菸家庭成員的孩子身上,但事實並非如此,”博澤科夫斯基說。
2005年,巴諾亞和博澤科夫斯基進行研究的國家與168個國家一起簽署了一項禁止激進菸草廣告的國際條約——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儘管原則上同意了這項法律,但許多國家仍然未能執行它。“如果你去這些國家,你會看到標有‘禁止吸菸’的標誌,而在它們的正下方人們正在吸菸,”博澤科夫斯基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員希勒爾·阿爾珀特說,菸草公司仍然在美國以青少年為目標。早在2005年,雷諾菸草公司就在其駱駝牌香菸中添加了橙子薄荷、巧克力和香草等口味,以增加它們對青少年和首次吸菸者的吸引力。但在大量研究將糖果口味的產品與青少年吸菸率的上升聯絡起來後,雷諾被迫停止銷售這些產品。儘管如此,阿爾珀特說,美國菸草公司繼續在小雪茄、無煙和其他菸草產品中新增口味。“該行業發現,向青少年推銷一種成癮性產品會轉化為終生上癮的客戶。”
雷諾發言人理查德·史密斯說,該公司的營銷策略是針對成人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針對青少年的,”他說。
博澤科夫斯基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究兒童對香菸包裝上警告標籤的認識和理解。在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將標籤與圖形影像配對,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減少了,尤其是在年輕人中。但是,菸草公司正在努力阻止在國際上使用類似的視覺效果。“我們已經去掉了巨大的廣告牌。我們已經去掉了駱駝喬。但我們仍然有工作要做,在美國和全球都是如此,”博澤科夫斯基說。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