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不明航空現象,我們需要百萬畫素影像

如果其中任何現象代表先進技術,高解析度照片或許能告訴我們,它們的標籤是隱喻性的“中國製造”還是“外星X行星製造”

A flying saucer hovers in the sky.

五角大樓關於不明航空現象(UAP)的報告於6月25日提交給國會,這份報告非常引人入勝,足以激發科學探究,以瞭解這些現象究竟是什麼。不明航空現象的本質並非哲學問題。它也不是應該要求政治家解決的難題——原因與不應要求管道工烘焙蛋糕相同。政策制定者或軍事人員在科學方面沒有接受足夠的訓練來解開這個謎團,指望他們以某種方式做到這一點,就像塞繆爾·貝克特的戲劇《等待戈多》中的人物的令人沮喪的經歷一樣。

鑑於這些情況,科學家應該透過標準的科學流程,基於對公開資料的透明分析來找到答案。任務歸結為獲得不明航空現象的高解析度影像。百聞不如一見。更具體地說,一張不尋常物體表面的百萬畫素影像將使我們能夠區分其標籤是隱喻性的“中國製造”或“俄羅斯製造”,還是另一種可能性:“外星X行星製造”。

考慮一個真人大小的物體,距離一英里。假設我們希望分辨出小到本文文字中字母寬度的特徵。這相當於分辨出一個人高度的千分之一,這將需要獲得百萬畫素影像。光學中的瑞利判據表明,望遠鏡的最佳角解析度在所謂的“衍射極限”,大致為光波長除以孔徑直徑。對於可見光,我們示例中所需的解析度可以透過直徑為一米的望遠鏡獲得,這種望遠鏡可以在網上購買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延續下去。


望遠鏡應連線到合適的相機,並將生成的資料流饋送到計算機系統——最佳化的軟體將在其中過濾出感興趣的瞬變現象,因為望遠鏡會用其視野鋪滿天空。最初的巡天可以從較大的視野開始,然後隨著目標在天空中移動而放大感興趣的目標。不明航空現象改變其天空位置的速度可能比位於遙遠距離的任何天文源都快得多。

但它們也需要與鳥類、飛機、衛星或儀器偽影區分開來。影像的實際保真度將受到大氣湍流造成的模糊的限制,因此將取決於不明航空現象的高度和距離。巡天還需要在足夠長的時間內進行,以使探測到不明航空現象成為可能。這些都是重大的挑戰。

望遠鏡設施可以放置在地理位置上,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重現過去不明航空現象報告的可能性。成本較低、解析度較低的攝像機可以分佈在全球更多地點,以實現對整個天空的全面巡天。已經有一些天文設施,例如ZTFLCOTAOSASASSNPanSTARRS,它們位於偏遠地區,用於搜尋不會像不明航空現象那樣快速穿過天空的瞬變物體,這與我們的任務不同。當位於智利的 VRO/LSST 設施於 2023 年開始執行後,資料量將急劇增加。不明航空現象的揭穿者經常問,為什麼相機總是捕捉到模糊的不明物體影像。答案很簡單:它們的孔徑比所需的米級望遠鏡小數百倍。

建立合適的望遠鏡網路的成本低於迄今為止在尋找暗物質性質方面投入的資金。我們不知道哪些粒子構成了宇宙中大部分物質。這是一項充滿不確定性的搜尋,就像對不明航空現象的搜尋一樣。但是,如果某些不明航空現象是外星起源,那麼對於社會的影響將遠遠大於證明暗物質是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而不是其他物質。外星發現很可能會改變我們看待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們對太空的渴望、我們的神學和哲學信仰,甚至是我們對待其他人類的方式。

而所有這些影響都可能由一張以合理成本獲得的百萬畫素影像觸發。在我最近參加的一個關於我的書《外星生命》的論壇上,我被問及分配給奧陌陌或不明航空現象具有外星起源的可能性的先驗機率。我澄清說,這與暗物質是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的情況一樣,都是未知的。但是,由於不明航空現象的百萬畫素影像是負擔得起的,並且公眾和政府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們應該簡單地獲取一張。實際上,一張類似奧陌陌的物體的照片價值 66,000 個單詞——這是我書中的單詞數。我們不應尋求來自並非為此目的而設計的政府所有感測器的資料,而應以可重複的方式收集我們自己的最先進的科學資料。我們頭頂上空的大部分天空都是非機密的。

在我最近與年輕觀眾的一次播客訪談中,他們表示贊同:“我們去做吧。” 很高興看到與未來的火炬手以及不明航空現象成像專案的潛在資助者在一週內達成共識。一天後,CNBC 的 Rahel Solomon 我:“您計劃如何慶祝不明航空現象日?” 感謝她的提醒,我說:“我們可能需要我們的計算機來弄清楚不明航空現象的本質,所以我的計劃是用我的計算機來慶祝這一天。”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艾維·勒布 是伽利略計劃負責人、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理論與計算研究所主任、哈佛大學黑洞倡議創始主任,以及哈佛大學天文系前系主任(2011-2020 年)。他曾任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國家科學院物理學和天文學委員會前主席。他已發表一千多篇同行評議論文,並且是暢銷書《外星生命》和《星際》的暢銷書作者,以及教科書《宇宙中的生命》和《宇宙中的第一批星系》的合著者。

更多作者:艾維·勒布
《大眾科學》太空與物理學 第 4 卷 第 5 期本文最初以“為了解不明航空現象,我們需要百萬畫素影像”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太空與物理學 第 4 卷 第 5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2021-7LfpeE2mc8kXCpOY6CdMI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