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編輯部
“要麼是核武器的終結,要麼是我們的終結,”16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3月份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這封信此後已被超過一百萬人簽署。在冷戰結束幾十年後,以及在美國、俄羅斯和聯合國安理會其他成員國同意“核戰爭打不贏,也絕不能打”僅僅幾個月後,核災難的陰影再次籠罩人類。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當天,發出並非隱晦的核報復威脅,警告正在考慮干預烏克蘭戰爭的西方國家“必須知道俄羅斯將立即做出回應,其後果將是你們在整個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幾天後,他提高了俄羅斯核力量的警戒級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核戰爭的前景沒有讓您感到恐懼,那它就應該讓您感到恐懼。普林斯頓大學科學與全球安全專案研究人員在2019年的一項分析得出結論,如果俄羅斯或北約在歐洲衝突中使用短程“戰術”核武器,可能會迅速升級為熱核戰爭,在幾個小時內造成超過9000萬人傷亡。此外,唯一限制俄羅斯和美國核武庫的條約將於2026年到期。敵對雙方之間極度不信任,使得他們難以談判;然而,他們必須緊急努力減少核威脅。
烏克蘭危機可能提供一個推動力。1962年,美國和蘇聯因在古巴部署核導彈而險些爆發核戰爭。這場驚險的危機引發了一個軍備控制時代。十年後,美國和蘇聯簽署了《反彈道導彈(ABM)條約》,限制了針對來襲導彈的防禦盾牌的開發,並同意限制洲際彈道導彈和其他彈道導彈的數量。1987年的另一項協議禁止中程核武器,1991年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迫使美國和蘇聯大幅削減核武庫。軍備控制協會的達里爾·金博爾說,這些條約建立了“護欄”,沒有這些“護欄”,“一方或另一方可能會越過核懸崖。”
相互確保摧毀原則(MAD)認為,任何一個超級大國都不能首先發動攻擊,否則自身也將面臨毀滅。但在2002年,美國退出了《反彈道導彈條約》,並開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破壞了這種不安的平衡,並引發了新的軍備競賽。2019年,時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更進一步,放棄了《中程核力量條約》。
這些廢除使得由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和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在2010年談判達成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成為唯一對戰略核武器數量的約束。續簽和可能擴大該協議的談判原定於今年開始;這些會談現在已被暫停。但如果《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失效,新的軍備競賽將開始。如果屆時不受管制的核彈頭與其他不受管制的的技術(如高超音速或自主武器)相結合,後果將不堪設想。
有理由抱有希望: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尋求軍備控制。幾乎所有國家都簽署了分別於1975年和1997年生效的多邊公約,禁止生物和化學武器。這些協議可能難以執行,但它們證實,全球社會認為使用此類武器在道德上令人厭惡。
由民間社會與無核武器國家合作推動的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於2021年1月生效。它渴望“徹底消除”核武器。沒有一個核武器國家簽署該條約。但美國和俄羅斯都是1970年《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署國,其中無核武器國家同意永遠不獲取核武器;作為交換,他們獲得了和平利用核技術的機會,以及核武器國家最終消除核武器的承諾。
誠然,消除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儘管如此,美國可以立即承諾永遠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從而使世界變得更安全。而且,儘管可能很困難,美國必須努力恢復與俄羅斯的談判,以減少核戰爭的危險。我們已經受夠了這種可憎的冷戰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