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七年裡,我一直在向滿堂雄心勃勃的學生講授入門化學和有機化學,他們將我的課程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醫學院或理科專業的必修課。他們在開課第一天走進教室時,心中已經列好了目標和期望清單;他們知道自己必須努力才能到達彼岸。鑑於他們的注意力,我利用這段時間傳達我認為作為科學家可以發出的最重要的資訊。
這個行業正努力變得更加多元化,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儘管我自己也是弱勢群體的一份子,但我知道,例如,有色人種或認同為 LGBTQ 的學生可能不覺得他們屬於我的課堂。再多的標語或陳詞濫調也不會讓他們更有歸屬感。相反,我傾向於另一個方向——我讓第一堂課對所有人來說都有些不舒服,我展示一張幻燈片,上面是白人男性的面孔,他們的名字出現在我們將在下學期學習的所有化學反應中;他們看到格氏反應的格林尼亞、克萊森重排的克萊森、馬氏規則的馬爾科夫尼科夫。我請他們注意這張照片有什麼問題,並思考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問題在科學課程中很少被問到。
每次我這樣做時,教室裡都會變得安靜,因為人們對化學課“課程大綱日”的期望被打破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作為一名酷兒女性和第一代大學生,我透過教育系統時,對學術界的機構知識有限。我知道那種覺得自己總是落後,需要彌補的感覺。自私地說,我希望成為一個理解和同情各種生活經歷的領域的一份子。我想與那些帶來新視角的人進行交流和解決問題。下一代有潛力為餐桌帶來如此多的東西;我想看看他們能改變什麼。每次我與新學生一起解決問題時,我都能嚐到這種滋味,如果我們能說服他們堅持下去,我們將創造一個包容性的未來,而我們不必為此道歉。
在教育領域,我們談論大學 STEM 課堂中的“歸屬感”,這是激勵科學課程中弱勢背景學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如何”培養這種歸屬感通常比較模糊。簡單地告訴學生他們是受歡迎的,這往往與他們在課堂上的感受不一致。當老師宣佈“我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做好”時,我認為那些感到不受歡迎且表現不佳的學生正在被他們的自身經歷所矇蔽。
長期以來,參與強大的發現過程的能力一直是特定人群享有的特權,而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正如已充分記錄的那樣,在某些情況下,研究人員試圖利用科學來證明這些群體的劣勢。因此,我們所知道的和我們如何知道的框架僅限於狹隘的生活經歷範圍,而不僅僅是在化學領域。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概念最終出現在教科書中,因為特定群體的人做出了觀察併為此邀功,而其他人則沒有時間和空間來進行觀察。
這種排斥的後果是嚴重的。關於種族和性別的結構性醫療偏見的驚人證據可以在黑人和土著婦女的孕產婦死亡率中找到。工程和設計中的偏見導致基礎設施不平等和環境種族主義。我們理解人類發展的方式受到構建故事的人類學家的影響。透過在第一堂課上展示這些例子並在整個課程中強調它們,我的學生看到了科學同質歷史的現實世界後果,以及像我這樣的科學家為什麼要推動我們領域的多樣性。
在課堂上講述這些故事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就像任何對現狀的改變一樣。如果我沒有得到學生們如此謙卑的積極回應,這種尷尬就足以讓我退縮。每年,我都有學生聯絡我,感謝我承認他們的經歷,感謝我首先讓每個人感到不舒服,從而讓他們感到更舒服。
我希望傳達的不僅是每個人都可以在我的課堂上感到自己有歸屬感。在一個如此嚴格的領域堅持下去,卻看不到任何與自己相似的人,這可能會讓人感到氣餒。我想讓我的學生明白的是,即使“如果你在這些面孔中看不到自己,你不僅屬於這裡,而且你的參與至關重要。”
歸根結底,我知道很多學生不會繼續學習化學,而且很多學生在最後一次見到我的一兩年後就不會記得我教給他們的任何反應。我的學生們的共同之處在於,他們帶著雄心壯志走進我的課堂,這些雄心壯志激勵他們去做困難的事情。他們都會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困難,對於他們中的一些人來說,由於他們的身份,這種困難會變得更加艱難。當房間裡的權威人物驗證和承認這種掙扎時,學生和老師可以共同努力克服它。學生們來我的辦公室尋求幫助,沒有通常的憂慮或為“佔用我的時間”而道歉。我們彼此交流,談論犯錯對於學習過程的重要性。當學生們意識到,突破他們的挑戰不僅對他們自己有益,而且還能豐富整個科學和醫學領域時,他們的雄心壯志才能真正紮根。
我的教學實踐在不斷發展。我從未以相同的方式教過兩次有機化學。我唯一知道我永遠不會改變的是第一堂課的框架。當我為學生寫醫學院推薦信時,他們經常將這一天視為他們 STEM 教育經歷中最具塑造性的部分。我相信這些學生將來會成為特別周到和細心的從業者,因為他們知道利害關係並意識到自己的影響。我希望學術科學的結構更加寬容、更理解,並且毫不掩飾地承認它所延續的不平等現象。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機會改變學生對他們所處領域及其在其中地位的看法。我們也有責任利用真相和真實性來賦能這些未來的領導者,讓他們做出持久的改變。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