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奧武夫》、《蝙蝠俠》和《芭比》有什麼共同之處?許多古代傳說、漫畫傳奇和熱門電影都共享一個名為“英雄之旅”的敘事藍圖。這種永恆的敘事結構,最早由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於 1949 年提出,見於古代史詩,如《奧德賽》和《吉爾伽美什史詩》,以及現代經典,包括《哈利·波特》、《星球大戰》和《指環王》系列。許多這樣的故事已成為文化試金石,影響著人們對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我們的研究表明,英雄之旅不僅適用於傳說和超級英雄。在最近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一項研究中,我們表明,將自己的人生框架視為英雄之旅的人,會發現人生更有意義。這一洞見促使我們開發了一種“重塑故事”干預方法,以豐富個人的意義感和幸福感。我們發現,當人們開始將自己的生活視為英雄般的探險時,他們報告的抑鬱程度較低,並且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人腦似乎天生就透過故事來理解世界。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智人花費了無數時間圍坐在篝火旁,講述挑戰和勝利的故事。我們對故事講述的興趣解釋了為什麼我們閱讀以軼事開頭的雜誌文章,以及為什麼我們自然而然地以故事形式構建自己的生活。這些人生故事將不同的事件縫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以講故事者為主角的總體敘事。它們幫助人們定義自己,並使存在更具連貫性。
當然,有些故事比其他故事更好——有些故事能喚起敬畏和興奮,而另一些故事則讓人打哈欠。我們想知道,英雄之旅是否為講述更引人入勝的個人歷史版本提供了一個模板。畢竟,英雄之旅是世界各地最具有文化意義的故事的核心。
為了探索人們的生活故事與英雄之旅之間的聯絡,我們首先必須簡化坎貝爾最初提出的 17 個步驟的故事情節。原始集合中的一些步驟非常具體,例如在完成任務後進行“魔法飛行”。想想小說《綠野仙蹤》中的多蘿西,在擊敗西方女巫後,被飛猴帶到翡翠城。其他步驟則與當代文化脫節,例如遇到“作為女妖的女人”。我們將這 17 個步驟縮減並濃縮為七個要素,這些要素可以在傳說和日常生活中找到:主角、環境轉變、任務、盟友、挑戰、個人轉變和最終的遺產。
致謝:Matteo Farinella;來源:凱文·豪斯在《將你的人生故事視為英雄之旅可以增加人生的意義》中的參考圖,作者:本傑明·A·羅傑斯等人,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第 125 卷,第 4 期;2023 年 10 月
例如,在 J.R.R. 托爾金的《指環王》中,弗羅多(主角)離開他在夏爾的家(轉變),去摧毀魔戒(任務)。山姆和甘道夫(他的盟友)幫助他面對索倫的敵軍(挑戰)。他發現了意想不到的內在力量(轉變),並最終回到家鄉,幫助他離開的朋友們(遺產)。在日常生活的平行例子中,一位年輕女性(主角)可能會搬到洛杉磯(轉變),為一個新企業制定想法(任務),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援(她的盟友),克服最初失敗後的自我懷疑(挑戰),成長為一位自信而成功的領導者(轉變),並最終幫助她的社群(遺產)。
透過我們簡化的英雄之旅版本,我們研究了人們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的方式與他們的人生意義感之間的聯絡。在四項獨立的研究中,我們收集了來自 1200 多人的生活故事,包括線上參與者和芝加哥的一群中年成年人。我們還使用了問卷來衡量參與者的人生意義感、生活滿意度以及抑鬱程度。
然後,我們檢查了他們的故事中是否包含英雄之旅的七個要素。我們發現,在他們的人生故事中包含更多要素的人,報告說人生更有意義、更充實、抑鬱程度更低。這些“英雄式”的人(男性和女性都同樣有可能將自己的人生視為英雄之旅)報告說,與其他參與者相比,他們對自我的認知更清晰,並且擁有更多新的冒險經歷、堅定的目標、好朋友等等。
我們還發現,與英雄之旅相符的敘事比其他型別的敘事提供更多益處,包括基本的“救贖式”弧線,即一個人的生活故事從失敗走向勝利。當然,救贖通常是英雄之旅“轉變”方面的一部分,但與人生故事僅包含救贖式敘事的人相比,那些擁有完整英雄之旅的人報告說人生更有意義。
然後,我們想知道,使一個人的故事更“英雄式”是否會增加意義感。我們開發了一種“重塑故事”干預方法,在該方法中,我們提示人們將自己的故事重述為英雄之旅。參與者識別了他們生活中的七個要素中的每一個,然後我們鼓勵他們將這些要素編織成一個連貫的敘事。
在對 1700 多名參與者進行的六項研究中,我們證實,這種重塑故事幹預方法是有效的:它幫助人們將自己的人生視為英雄之旅,從而使人生感覺更有意義。干預接受者還報告說,幸福感更高,並且在面對個人挑戰時變得更具韌性;這些參與者更積極地看待障礙,並以更具創造性的方式處理障礙。
至關重要的是,我們的干預需要兩個步驟:識別七個要素,並將它們聯絡在一個連貫的故事中。在其他研究中,我們發現,僅做其中一項或另一項——例如,描述一個人生活中類似於英雄之旅的方面,而不將它們聯絡在一起——對人生意義感的影響遠不如兩者都做。
此外,干預提高了參與者感知更普遍意義的傾向。例如,在根據我們的提示重述他們的故事後,人們更有可能在計算機螢幕上看似隨機的字母串中感知到模式。
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人生框架為英雄之旅——我們懷疑,人們也可以從小處著手,邁向更英雄的人生,從而受益。例如,您可以透過識別自己的價值觀,並在日常生活中將它們牢記在心,從而將自己視為英雄主角。您可以投入友誼和新的體驗。您可以設定目標,就像經典的任務一樣,以保持動力,並挑戰自己以提高技能。您還可以盤點所吸取的教訓,以及您可以為社群或親人留下積極遺產的方式。
雖然您可能永遠無法在宏大的規模上拯救世界,但您可以拯救自己。您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背景下成為英雄,至少,這將使人生故事更精彩。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並想為“心靈 Matters”撰寫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大眾科學》的“心靈 Matters”編輯黛西·尤哈斯,郵箱為 pitchmindmatters@gmail.com。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