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總統希望許多太陽的熱量能夠為美國家庭和企業供電。
白宮昨天舉行了一次關於聚變的峰會,聚變有一天可能成為主要的無碳能源來源。聚變是透過將原子壓在一起以產生更重的原子而形成的。核聚變是為恆星提供能量的過程,具有低輻射和巨大的能量輸出。
長期以來,批評人士一直聲稱,聚變能雖然在科學上是可行的,但在商業上具有挑戰性,但距離為家庭或企業供電還有幾十年的時間。但拜登政府以及越來越多的敢於冒險的投資者將聚變視為實現到 2050 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經濟的重要工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白宮氣候顧問吉娜·麥卡錫說:“我們可以透過新能源和創新引領世界,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們今天聚集在這裡的原因。”“我們必須應對氣候變化,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贏得 21 世紀的經濟,而這正是聚變能為我們提供的——巨大的機遇以及我們所知的挑戰。”
能源部長珍妮弗·格蘭霍姆表示,能源部現在將協調其所有聚變能研究,以推進該技術,以便在本十年末“可能”部署。
國會最新的 1.5 萬億美元撥款法案包括 4500 萬美元用於一項新的聚變計劃,該計劃中,私營公司將與能源部合作建造新的聚變能裝置。這是對聚變能創紀錄投資的一部分,將向能源部的聚變能科學計劃撥款超過 7 億美元。
但格蘭霍姆淡化了人們對聚變何時將作為新的無碳能源部署的期望。
“我們也必須管理預期。聚變之所以困難是有原因的。因此,這將需要時間:即使我們正在取得驚人的進展,我們也必須謹慎,不要過度承諾,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她說。
儘管如此,僅去年一年,聚變能研究就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
白宮稱,中國的一個專案實現了 1.26 億華氏度(比太陽熱五倍)的聚變反應,持續了 17 分鐘。能源部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實現了“燃燒等離子體”反應,這在任何研究機構中首次證明了聚變反應中產生的能量多於引發該過程所需的能量 (Energywire, 1 月 27 日)。歐洲的一項努力實現了 5 秒鐘的高功率脈衝,打破了 24 年前的記錄,時間延長了一倍。
白宮的活動將聚變能定位為未來能源網路中可再生能源的補充能源。
“我們需要穩定的能源資源,可以在無風無陽光時開啟的能源,”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主任史蒂文·考利說。*
白宮認為,其對聚變計劃的推動是拜登承諾將氣候政策用作創造就業機會的一部分。據白宮稱,全球有 30 多家聚變公司,其中大多數是在過去十年中成立的,約有三分之二位於美國。
“真正的大賭注”
資料公司 PitchBook 彙編的投資資訊顯示,新興的聚變領域近年來已吸引了近 50 億美元的資本,僅 2021 年就吸引了近 30 億美元。
該活動邀請了一些投資者和企業領導人,他們正尋求從這項重大的零排放能源突破中獲利。
Prime Movers Lab 的合夥人卡莉·安德森說,聚變能“令人興奮,它將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我們來到這裡是因為這裡存在商業機會,可以真正創造 21 世紀的經濟,我們希望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她的風險投資公司已投資了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該公司的執行長也在白宮活動中發了言,以及另一家聚變初創公司 Focused Energy。
其他聚變支持者包括高盛集團、貝萊德集團和 KKR & Co. Inc. 等主要投資公司,以及新加坡、科威特和馬來西亞的主權財富基金,據 PitchBook 稱。
Zap Energy 幕僚長 AJ Kantor 說:“所有這些公司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之一是基金規模的擴大。”基金經理現在“需要下真正的大賭注”,以便從他們的投資中獲得可觀的回報,她說。
“這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建立真正巨型公司的行業之一,”Kantor 補充道。她說,這種潛在的上升空間和不斷增長的投資資金池“確實轉化為風險投資願意為這項事業投入資金”。
白宮小組還包括 Helion Energy 和 TAE Technologies 的負責人,Helion Energy 成立於 2013 年,目前的估值超過 37 億美元,TAE Technologies 是一家谷歌支援的聚變先驅,自 1998 年以來一直試圖將該過程商業化 (Climatewire, 2020 年 8 月 24 日)。
融合工業協會執行長安德魯·霍蘭德說:“我旁邊的公司,以及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其他一些公司,正在建造概念驗證機器——將證明聚變可行的機器。”“我們稱之為我們的基蒂霍克時刻:不是出售飛機的時候,而是飛機飛行的時候。”
霍蘭德預測,該行業在 2030 年代面臨的主要挑戰將不是“科學問題,甚至不是工程問題,而是製造問題。你能建造多快?”
其他小組成員對設定行業可能無法實現的崇高期望更加謹慎。
Zap Energy 的 Kantor 說:“聚變總是看起來還有 20 年的原因是因為存在炒作週期,人們總是感到失望。”“如果我們錯過了這些目標,我們將延續這句老話。因此,現在是我們努力的時候了。”
轉載自 E&E News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2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編者注(2022 年 3 月 21 日):我們的合作伙伴 Climatewire 在釋出後編輯了這句話,以更正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的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