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球氣候有利的,也對其糧食系統有利。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份備受期待的 報告,為了阻止全球變暖和養活世界迅速增長的人口,都需要對人類管理其居住土地的方式進行重大改革。
這份於今天上午釋出的報告探討了氣候變化與土地之間的廣泛聯絡。報告彙集了100多位科學家的貢獻,他們審閱了數千篇研究論文,深入探討了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地球景觀,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這些景觀,從而使地球和人類免受氣溫上升的風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作者表示,氣候變化和人類土地利用方式已經導致全球景觀退化。例如,南亞和東亞、北非和中東的大片地區已經開始乾涸並轉變為沙漠。這些變化不僅改變了自然生態系統,還可能對農業構成重大威脅。反過來,這會影響人類的食物量。
與此同時,報告指出,包括全球森林和溼地在內的自然景觀是重要的碳儲存場所。而且就目前而言,陸地似乎仍在吸收比釋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但報告指出,森林砍伐、農業、自然景觀的轉化和開發以及其他土地利用變化每年都會向大氣中釋放數十億噸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報告稱,減少這些排放,同時保護世界現有的碳匯,應成為應對氣候變化鬥爭中的首要任務。
這些結論反映了其他近期研究的發現,這些研究表明,“自然”氣候解決方案——即保護和恢復自然碳儲存景觀——可以對全球氣候減緩產生深遠影響。
2017年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 研究表明,自然氣候解決方案可以為現在到2030年間所需的所有行動提供高達三分之一的力量,以將全球氣溫控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以上2攝氏度以內。
“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生態系統,如果我們繼續轉化自然生態系統,如果我們繼續砍伐森林,如果我們繼續破壞我們的土壤,我們將失去我們正在獲得的這種自然補貼,這種補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我們免受自身傷害,免受我們向大氣中排放這些溫室氣體所造成的破壞,”國際熱帶農業中心科學家兼報告作者之一路易斯·維爾喬特在昨天下午的新聞釋出會上說。
也許最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挑戰了一個長期以來的觀念,即基於土地的氣候解決方案是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威脅,它與農業競爭為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所需的資源。
相反,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對農業和全球糧食安全的威脅,而不可持續的糧食系統和農業實踐也會使氣候變化更加惡化。這兩個系統本質上是相互關聯的。與此同時,可持續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高農業生產力。改進糧食的生產和分配也可以減少對農業用地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
例如,報告表明,改進的土壤管理措施可以增加土壤儲存的碳量——這對氣候來說是一件好事——同時還可以提高農田的生產力。減少食物浪費和供應鏈下游的食物損失可以幫助提高糧食安全並減少生產方面的需求。
與此同時,改進的森林管理措施——如恢復森林和打擊森林砍伐——可以改善現有森林地區的碳儲存,而無需額外的土地資源。
羅格斯大學的帕梅拉·麥克爾威是該報告的另一位作者,她說,關鍵是將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與其他措施結合起來,以減少人類對土地資源的需求。
“我認為,是的,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肯定是我們關注的事情,並且我們認為它們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當它們與需求側的減少相結合時,無論是飲食改變,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等等,”她說。“這就是我們獲得最大收益的地方,我們試圖避免與糧食安全的一些權衡。”
權衡
這並不是說土地上沒有任何衝突。一些提議的自然氣候解決方案在理論上需要大片土地。例如,植樹造林——在以前不存在森林的地方種植新森林——可能會使用大量的土地。
如果這些土地密集型戰略大規模部署,那麼很可能越來越需要相應的需求側措施,以減少農業對土地的壓力。
特別是,該報告對大規模種植生物能源作物的潛在影響持謹慎態度。
一些專家建議,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相結合,可以幫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這一過程被稱為“負排放”。其理念是,用於生物能源的大規模樹木和其他植物種植園會在生長過程中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然後,它們將被收割並用於能源。將使用特殊技術來捕獲它們產生的碳排放,從而使整個過程有效地實現碳負排放。
但最近的多項研究表明,維持這些種植園所需的土地、水和其他資源量——至少在對全球氣候產生重大影響的規模上——可能是不可持續的。
IPCC報告反映了這些發現。報告表明,即使假設未來情景為人口低增長、土地利用更可持續以及食物浪費率降低,全球生物能源農田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約38.6萬平方英里)也可能對乾旱地區的糧食安全、土地退化和水資源短缺構成“中等”風險。
儘管如此,報告指出,未來如果不廣泛使用生物能源,將需要採取額外的氣候行動來彌補。
在這些方面,需要考慮權衡。地球上可用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其中一些必須用於養活人類,而另一些則必須受到保護和管理以減緩氣候變化。
但該報告的首要資訊是,這兩個利益之間的重疊比乍一看似乎要大得多。
“全球科學界開發並經IPCC評估的證據表明,氣候應對措施與社會擁有的其他目標之間存在強大協同作用的潛力,包括糧食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斯坦福大學高階研究科學家凱瑟琳·馬赫在給E&E新聞的電子郵件中評論新報告時說。
“至於氣候挑戰的許多方面,障礙歸結為非常人為的因素:我們能否鼓起政治意願並創新必要的制度,以擴充套件經證實的方法?”她補充道。
作者表示,該報告的目的僅在於呈現證據——如何處理這些資訊取決於政策制定者。
“這基本上是一個路線圖,旨在幫助政策制定者瞭解有哪些可能性,有哪些潛在的權衡,以及如何管理這些權衡,”麥克爾威說。“因此,這實際上取決於政策制定者如何採納這些發現,然後將它們應用到適合其特定需求的情況中。”
經E&E新聞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E&E在 www.eenews.net 上每日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