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抗偏見,考慮強調你的種族或性別

在社交時,女性以及種族和少數族裔群體的人們可以從強調自己的身份中獲益

Two women high-five each other

一位朋友(我們稱她為羅莎)最近花了幾個星期給商學院的校友發冷郵件,這些校友都建立了自己的成功企業。羅莎是一位有色人種女性,也是一位有抱負的企業家,她計劃自己申請商學院。她希望建立自己的人脈,或者至少獲得一些有用的建議。但她面臨一個兩難境地:在她的郵件中,她應該強調自己是一位女性,並且是在創業領域的種族少數群體成員——還是讓自己的身份淡化在背景中?

我們也很好奇。畢竟,羅莎的身份可能會幫助她以積極的方式脫穎而出,或者它可能會引發帶有偏見的反應。因此,我們決定做一些研究。我們調查了 200 名自認為是女性或種族或少數族裔群體成員的人,詢問她們如果身處羅莎的境地會怎麼做。只有 35% 的人告訴我們,她們會在尋求職業支援時強調自己的身份。羅莎本人最終決定不提及自己的身份,她表達了許多受訪者的共同擔憂:“我擔心如果我明確提及自己的身份,我會顯得很需要幫助或尋求關注,或者像是在打‘種族’或‘女性’牌。”

這些擔憂是合理的。幾項數十年的實驗表明,女性種族少數群體成員,如果他們的名字暗示了他們的身份,通常會比白人男性收到更少的回覆,即使是其他方面相同的電子郵件工作申請也是如此。僅僅在電子郵件中署名“Amanda Cabot”、“Alma Hernandez”或“Deshawn Washington”就會讓人認為他們知道你的種族、民族或性別。如果僅僅簽名就讓人不太可能回覆訊息,那麼擔心額外關注你的邊緣化身份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這是合乎情理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的未來。


但我們最近的研究表明,情況往往恰恰相反。我們發現,在尋求職業幫助時明確提及你所代表的弱勢群體身份可能有益

我們首先在一個針對當地民選官員的大型實驗中測試了這個想法。我們向來自美國 701 個城市的 2,476 名白人男性市議員傳送了社交電子郵件,其中包括紐約市這樣的大城市和本頓維爾(阿肯色州)這樣的小城市。我們的電子郵件看起來像是來自學生的,他們說他們想就涉足政治尋求建議。(實際上,這些學生是虛構的。)我們改變了發件人,使用了暗示他們是白人男性(例如,“Hunter Anderson”)、白人女性(例如,“Abigail Miller”)、黑人男性(例如,“Tyrone Robinson”)、黑人女性(例如,“Aliyah Harris”)、拉丁裔(例如,“Alejandro Gutierrez”)或拉丁裔女性(例如,“Camila Rodriguez”)的名字。所有電子郵件都是相同的,只是有些訊息明確提到了虛構發件人的身份,而另一些則沒有。

我們在週二早上傳送了電子郵件。一週之內,大約三分之一的被聯絡政客回覆了。來自被認為是白人男性的名字的電子郵件的回覆率相似,無論他們自稱為“年輕人”還是透過將自己描述為“年輕男子”來提及自己的性別。(我們沒有使用直接提及白人發件人種族身份的電子郵件,因為初步測試表明,收件人會將此類訊息與白人民族主義聯絡起來。)

當我們分析來自女性以及種族或少數族裔群體成員的訊息的回覆時,事情變得更有趣了。當女性或少數族裔發件人明確提及自己的身份時,與具有相同簽名但未提及身份的電子郵件相比,她們收到回覆的可能性高出 24% 以上。提及身份的電子郵件也收到了更高質量的回覆:政客們撰寫的回覆長度增加了約 32%,並且提供設定電話或會議的可能性增加了約 39%。

引人注目的是,提及身份對黑人男性最有益。當黑人男性要求議員回覆“給像您一樣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市議員的年輕黑人的一些智慧之言”時,政客們回覆他們訊息的可能性高出約 60%。這種效果與政客的意識形態傾向或臨近選舉無關。此外,在 2016 年投票給唐納德·特朗普的城市,提及身份與在投票給希拉里·克林頓的城市一樣,都有可能使女性以及種族或少數族裔群體成員受益。而且,無論城市規模、人口多樣性或財富如何,這種效果都持續存在。

這些影響不僅限於政客。在另一項實驗中,我們向一所常春藤盟校的 1,169 名本科生髮送了一封來自(虛構的)名叫 Demarcus Rivers 的黑人男性研究生的電子郵件,他請求幫助進行他的論文研究。無論接受者的性別、種族或政治傾向如何,當 Demarcus 將自己描述為“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黑人男性”時,學生們志願幫助他的可能性幾乎是原來的兩倍。

為什麼強調你是“STEM 領域的女性”或“追求法律學位的黑人男性”如此重要?我們的研究表明,強調你的邊緣化身份或少數族裔地位會提醒收到你訊息的人,偏見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決策。反過來,這種提醒可能會促使他們更密切地監控自己的反應,並表現得更有幫助。大多數美國人都希望避免顯得感覺自己有偏見,無論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價值觀還是聲譽。幫助明確表明自己是弱勢或處境不利社群一份子的人,感覺就像是一個向自己或他人證明你支援女性以及種族和少數族裔群體,因此沒有偏見的機會。對我們結果的一種樂觀解讀是,人們只需要一點點推動,就能按照他們的價值觀行事。

但偏見是存在的,它確實對人們的職業生涯產生負面影響。其他研究人員的工作表明,如果女性以及種族少數群體成員的名字或簡歷洩露了他們的身份,那麼當他們被評估是否適合某項工作時,隱瞞自己的性別或種族可能會對他們有利。例如,一項研究發現,當亞裔申請人“美國化”他們的姓名和興趣時,他們在美國的求職中表現得更好,例如將他們的名字從“Lei”改為“Luke”,或者引用流行的西方愛好,例如單板滑雪。

這一發現似乎與我們的研究相矛盾。但更準確的解釋是,這些研究都指出了僅憑姓名傳達身份的危險性。由於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和其他形式的偏見在工作場所都太常見了,因此洩露你身份的簽名可能會引發刻板印象,從而導致歧視行為。隱藏你的身份可以在刻板印象過程開始之前阻止它。與此同時,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另一種解決同一問題的策略。透過強調你的身份,你可以促使人們積極識別並抑制他們潛在的偏見反應。

減少歧視的責任不應落在女性和有色人種身上。但在一個不公平和偏見司空見慣的世界裡,擁有一種鈍化這些障礙的工具可能會派上用場。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並且想為“心智 Matters”撰寫相關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大眾科學》“心智 Matters”編輯 Daisy Yuhas,郵箱地址為 pitchmindmatters@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