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據當地媒體報道,中國將在其煤炭行業下一個五年發展規劃中排除額外的煤制天然氣專案。
一家官方報紙《中國能源報》週一援引一位政策制定者的話說,中國將完成已批准的煤制天然氣工廠的建設,但在2020年之前不會批准新專案,旨在將中國煤基合成天然氣生產能力在本十年末保持在150億立方米。
煤基合成天然氣——透過氣化過程將煤炭轉化為天然氣的產品——自去年以來,由於清潔空氣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對清潔燃料的需求激增,因此在中國煤炭行業中變得熱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國目前運營著兩個煤制天然氣示範專案,但還有48個工廠正在建設或規劃階段。到2020年建成後,這些工廠每年將生產2250億立方米的煤制合成天然氣。
但是,額外增加煤制天然氣專案也可能造成環境噩夢,因為生產天然氣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並加劇中國乾旱西部地區的水危機。
繁榮在開始之前就結束了
專家表示,如果中國決策者暫停批准煤制天然氣專案,那麼計劃中的專案將無法推進。換句話說,中國的煤制天然氣繁榮將在開始之前就結束。
如果這項政策最終確定,這將是中國對煤基合成天然氣發展態度的一個巨大轉變。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中國中西部地區煤炭資源豐富,環境容量較大;我們鼓勵在那裡採用煤制氣技術,並使用生產的天然氣來替代東部地區所需的煤炭。”
在另一次活動中,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告訴記者,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其煤制天然氣生產能力提高到500億立方米。
《中國能源報》沒有透露這位政策制定者的姓名,這是報道未公佈的政府檔案時的常見做法。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檔案也可能會在2015年初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年度會議期間公開之前進行修訂。
然而,許多專家毫不懷疑中國中央政府將停止煤制天然氣的擴張。
綠色和平組織合成天然氣研究員馬文告訴氣候新聞專線,由於就中國是否應該支援該行業存在爭議,中國決策者已經推遲了煤制天然氣發展指導方針的釋出。
馬文說:“中國呼籲到2020年將一次能源消費量控制在48億噸標準煤以內,並將煤炭消費量限制在42億噸;如果中國煤制化學工業繼續增長,這些目標將無法實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同意。他說,“建設煤制氣專案與中國節能減排的目標背道而馳。如果政府現在不叫停行業擴張,那麼將來肯定不得不這樣做。”
其他煤炭專案放緩?
在《中國能源報》週一發表的文章中,這位政策制定者表示,中國政府對現有煤制天然氣專案的結果也感到失望。此外,這位政策制定者表示,中國正面臨著天然氣供應量可能超過國內需求的日益增長的擔憂。
正如綠色和平組織的馬文解釋的那樣,中國已經與海外供應商簽署了許多天然氣進口協議。然而,今年國內天然氣銷售的增長速度放緩,部分原因是天然氣價格上漲。
馬文表示,隨著中國繼續改革其定價機制,旨在讓天然氣銷售價格隨著市場需求波動,這一趨勢很可能會增長。多年來,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一直由中國政府固定,以保持低價。
馬文說:“現在獲得足夠的天然氣供應不再是問題;決策者擔心的是如何鼓勵中國公民使用更多的天然氣。”
除了停止建設新的煤制氣專案外,這位政策制定者還在媒體報道中表示,中國還將放緩其他形式的煤制化學品專案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生產660萬噸煤制油和1500萬噸煤制烯烴。
據中國媒體報道,此前計劃的煤制油和煤制烯烴的生產能力分別為3000萬噸和2400萬噸。
綠色和平研究員馬文說:“調整中國的煤制化學品發展計劃在減少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影響。” 他的估計表明,與早期的目標相比,新計劃將避免每年超過4億噸的碳排放,相當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化石排放總量的總和。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