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霸王龍使用夥伴系統

化石足跡可能顯示幼年霸王龍組隊行動

Art of two tyrannosaurs walking together.

Thomas Fuchs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古生物學家對巨型、碎骨霸王龍幼崽時期的樣子知之甚少。幼年化石非常稀少,幾乎沒有提供關於這些一英尺高食肉動物行為的線索。但現在,在大約7200萬年前的岩石中發現的微型足跡提供了證據,表明幼年霸王龍成對旅行。

古生物學家在阿爾伯塔省西南部聖瑪麗河組的河岸調查中首次發現了這些足跡。該地點充滿了許多恐龍物種留下的足跡——正如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研究員唐納德·亨德森和他的同事在《加拿大地球科學雜誌》中描述的那樣,“這是海灘上繁忙的時期”。在化石足跡中,有七條微型恐龍足跡表明個體成對移動。“小型足跡的形狀以及步幅長度與幼年[霸王龍]艾伯塔龍蛇發女怪龍可能產生的足跡非常吻合,”亨德森說,並指出足跡尖銳的爪尖表明它們是捕食者。

關於霸王龍行為的現有知識主要來自化石化的咬痕骨骼和一些稀少的足跡。受傷的頭骨表明,霸王龍透過互相咬臉來戰鬥,而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發現的足跡表明成年霸王龍有時會一起社交。“霸王龍不僅僅是咔嚓咔嚓咬的、殺戮的男子漢機器,”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化石足跡專家麗莎·巴克利說。新發現的足跡暗示,幼年霸王龍在離開巢穴後會形成群體,類似於一些草食性恐龍,以及現存的鱷魚和大型地棲鳥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巴克利說,這些足跡可能來自不同的食肉動物型別,但無論如何,這一發現都增加了我們對恐龍生活的瞭解。“無論哪個獸腳亞目類群對此負責,”她說,“本文中的足跡都非常引人入勝,因為它們顯示了群體行為的證據。”

Riley Black,曾用名 Brian Switek,是Skeleton KeysMy Beloved Brontosaurus的作者。她住在猶他州鹽湖城。在Twitter上關注她@Laelaps,並在Instagram上關注她@laelaps

更多作者:Riley Black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27 卷 第 6 期本文最初以“恐龍夥伴”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327 卷 第 6 期(),第 17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2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