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汙染顆粒可能會加劇風暴

工業活動產生的超細氣溶膠顆粒正在幫助亞馬遜河流域的風暴變得更大更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新的研究表明,空氣傳播的最小汙染顆粒可能會影響天氣,即使在世界上一些最原始的地區也是如此。

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工業活動產生的超細氣溶膠顆粒正在幫助亞馬遜河流域的風暴變得更大更強。許多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這些微小的顆粒——比人類頭髮的寬度小1000多倍——太小了,不會對天氣產生任何影響。

但是,對巴西城市馬瑙斯以外的熱帶雨林進行的觀測和模型模擬相結合表明,這些微小的顆粒實際上正在導致更大的風暴雲和更強的降雨。研究人員寫道,研究結果表明,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汙染的增加可能“明顯改變”了風暴雲的形成。他們還表示,亞馬遜氣候的變化可能會在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反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研究正值人們對氣溶膠——通常由工業活動產生的小汙染顆粒——及其對全球天氣和氣候的影響越來越感興趣之際。眾所周知,氣溶膠對氣候產生暫時的冷卻效應,並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空氣汙染可能有助於掩蓋人為氣候變化的一些影響(氣候新聞專線,1月22日)。科學家指出,這意味著持續減少汙染的努力可能會伴隨著升溫加劇,以及一系列其他與天氣相關的副作用。

這項新研究加強了汙染對大氣過程具有重大影響的觀點,甚至影響到日常天氣模式。之前的研究已經證明,較大的氣溶膠顆粒會導致更強的風暴。

空氣中的顆粒可以與水蒸氣相互作用並形成液滴,從而影響雲的形成。一項廣泛報道的建模研究,發表在2014年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表明來自亞洲的汙染會加劇西北太平洋的風暴,甚至可能影響北美洲的天氣模式。

但直到現在,最小的汙染顆粒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首席研究作者科學家季文範告訴E&E新聞:“以前,科學家們有這樣一個概念,即這些超細顆粒太小而無法被‘啟用’,無法轉化為雲滴。”

她補充說,亞馬遜河為調查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環境”。馬瑙斯以外的雨林仍然相對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背景氣溶膠水平很低。但是,風經常從城市吹來汙染,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實驗室來測試空氣中較高和較低水平顆粒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微小顆粒對風暴強度的影響甚至大於較大的顆粒。微小顆粒被抬升到更高的空中,然後才開始與水蒸氣相互作用並轉化為雲滴,形成更高的雲。由此產生的高濃度水滴形成雲時會釋放大量熱量,這有助於增強上升穿過雲層的空氣,並加劇醞釀中的風暴。

到目前為止,該研究僅記錄了巴西亞馬遜特定地區的過程,這意味著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以確定相同的影響是否適用於其他地方。但研究人員表示,世界上其他潮溼和偏遠地區,人類的影響正在開始增長,可能也會受到類似的影響。範建議,例如,公海航運交通的影響可能是一個值得調查的點。

研究人員還表示,亞馬遜氣候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其他地方的降水模式。這仍有待調查——但作者指出,溫暖潮溼的亞馬遜的水迴圈在調節世界其他地區的氣候模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他們寫道,如果人類汙染繼續侵佔該地區剩餘的未受破壞的區域,由此產生的天氣變化“可能會對全球其他地方產生深遠的影響”。

經E&E News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E&E在www.eenews.net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