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蟎蟲使用氰化物對抗捕食者

這種生活在土壤中的動物是少數使用這種強效毒藥的生物之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雖然Oribatula tibialis蟎蟲只有針頭大小,但在抵禦捕食者時卻能發揮強大的作用。它產生一種化合物,當接觸到攻擊者的唾液時,會釋放出氰化氫——一種作用最快、毒性最強的毒藥之一。

在已知的80,000種蛛形綱動物中,許多物種使用毒素來殺死獵物或保護自己,但這種生活在土壤中的壁蝨蟎是第一個使用氰化氫進行自衛的——氰化氫通常只存在於植物中,如南美木薯,以及少數其他動物中,其中大多數是昆蟲。

蟎蟲將氰化物以扁桃腈己酸酯的形式儲存在油腺中,以避免自我中毒。如果捕食者吃掉蟎蟲,氰化物前體化合物與水接觸時會水解,導致釋放出氰化氫——一種潛在的致命驚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邁克爾·希托夫和他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的團隊驚訝地發現,當Oribatula tibialis蟎蟲受到蜈蚣等捕食者攻擊時,會從其油腺中分泌出氰化氫前體。為了避免自我中毒,蟎蟲以扁桃腈己酸酯的形式儲存氰化氫。這種化合物在接觸水分時(例如來自捕食者的唾液)會水解,從而釋放出活性毒藥。一口致命的氰化氫不僅可以阻止攻擊者,還可能確保同一捕食者永遠不會再次打擾這種蟎蟲。

本文經化學世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 首次發表於 2017年3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