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光線或可照亮大腦活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大型磁鐵和放射性示蹤劑請靠邊站——很快,只需用幾十盞紅燈照射頭皮就能揭示一些大腦活動。《自然·光子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光學技術可以複製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實驗,而且更舒適、更便攜、更便宜。

該方法是對漫射光學層析成像技術(DOT)的改進,該技術使用裝置將微小的紅光點照射到受試者的頭皮上,並分析反射回來的光。紅光會從血液中的紅色血紅蛋白反射出來,但與其他顏色的組織相互作用較少,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獲得類似於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影像,顯示工作狀態下大腦中血流的變化。多年來,試圖使用 DOT 的研究人員一直受到限制,因為難以將許多重型光源和探測器封裝到頭部周圍的小區域內。他們還需要更好的技術來分析探測器收集的大量資料。

現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完成了首次高密度 DOT (HD-DOT) 腦部掃描。該團隊首先設計了一種“雙光環”結構,以支撐 96 個光源和 92 個探測器的重量,是早期陣列數量的兩倍多。研究人員還解決了與如此多光源相關的計算挑戰——例如,他們找到了如何過濾頭皮和其他組織中血流乾擾的方法。然後,該團隊使用 HD-DOT 成功地複製了視覺和語言處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這對於其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替代方案(如功能性近紅外光譜或腦電圖)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這些替代方案無法覆蓋足夠大的腦區,或者解析度不足以精確定位活躍的腦區。最後,該團隊掃描了帕金森病植入電極患者的大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永遠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該機器會產生電磁波,可能會損壞電子裝置,如心臟起搏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物理學家、主要作者 Adam Eggebrecht 表示,雖然 HD-DOT 只能穿透約兩釐米,這意味著該方法永遠無法完全取代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但商業版本的成本將約為十分之一,並且更便攜。而兩釐米的深度足以研究大腦的許多高階認知功能,這些功能主要發生在大腦皮層,即大腦的外層褶皺中。Eggebrecht 說,研究人員已經在使用 HD-DOT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和自閉症兒童的腦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