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的非鳥類恐龍可能留下了微小的足跡

類似迅猛龍的足跡也可能來自較大物種的幼年個體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韓國發現的一系列一釐米長、1.1億年前的足跡,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非鳥類恐龍留下的。“這些足跡是由幾隻非常小的迅猛龍留下的,”安東尼·羅米里奧說,他是詳細介紹這一發現的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也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古生物學專業的博士後研究員。“在我們的發現之前,很少有人會想到,有些迅猛龍是如此之小,以至於兩三隻就能輕易地放在你的手掌中。”

每個足跡都像數字11,這表明這些生物是用每隻腳的兩個腳趾行走的。已知與這種足跡風格相匹配的唯一恐龍是馳龍科——一個快速捕食者家族,其中包括伶盜龍,即侏羅紀公園中的著名恐龍。這些迅猛龍每隻腳上有四個腳趾;一個像貓的懸爪一樣小,另一個有鐮刀狀的爪子,迅猛龍行走時將其抬離地面。留下這些足跡的麻雀大小的馳龍科恐龍的臀部只有四到五釐米高。他們的足跡是在韓國晉州市發現的,去年11月由韓國晉州國立教育大學的金京洙領導的團隊在《科學報告》上進行了描述。

羅米里奧說,這些足跡看起來像是比除鳥類以外的任何已知型別都小的成年恐龍留下的。不過,仍然有可能是一窩恐龍幼崽留下了它們;在30公里外的一個地點發現了類似的大10倍的足跡——可能來自成年恐龍。羅米里奧指出,需要該地區的骨骼化石證據來確定哪種假設是正確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大多數人期望恐龍足跡是巨大的、浴缸狀的凹陷,有些恐龍確實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些相當大的洞,”埃默裡大學研究痕跡化石(如足跡和洞穴)的古生物學家安東尼·馬丁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新的發現“向我們表明,我們有時也需要從小處著眼。”他補充說,即使這些足跡是幼龍留下的,它們也暗示這些幼年恐龍是早熟的,並且能夠在孵化後不久離開巢穴,類似於一些現代鳥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