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0萬年前
烤肉
火烤過的食物比生食更容易消化,也更有營養。一些人類學家,如哈佛大學的理查德·蘭厄姆認為,烹飪是早期人類發展出智人特有的大腦的關鍵一步。
30,000年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麵包
農業大約在12,000年前開始,但早期的歐洲人在那之前數千年就已經在烘焙麵包了。2010年,科學家在現代義大利、俄羅斯和捷克共和國的遺址中發現研缽和杵上有驚人的澱粉顆粒證據。這些澱粉來自香蒲和蕨類的根部,早期人類將其搗成麵粉,與水混合並烘烤成麵包。
麵包便於攜帶、營養豐富且不易腐敗。但它也是營養上的倒退。對比研究表明,新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者比那個時期的農民飲食更豐富多樣且更有營養。狩獵採集者在能量消耗方面也效率更高:農民必須工作10小時才能種植出含有與六小時覓食通常提供的卡路里一樣多的食物。
那麼為什麼要費心製作麵包呢?人類學家爭論為什麼農業會成為主導,但麵包和農業顯然是相互依存的。隨著社會開始依賴麵包作為主要食物,他們也被迫在農業上花費更多精力(反之亦然)。
公元前7000–3000年
啤酒
啤酒的誕生很難確定。最古老的實物證據來自伊朗的陶器碎片,年代為公元前3400–3000年,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考古學家帕特里克·麥戈文等學者認為,最早的烈酒可能早在公元前7000年就用大米、葡萄、山楂漿果和蜂蜜釀造而成。早期社會很快接受了啤酒:古代蘇美爾人可能將高達40%的穀物用於釀造啤酒。
現代釀酒商在考古學家的幫助下,試圖重現古代啤酒。麥戈文與Dogfish Head Craft Brewery合作,發酵古代埃及和中國的飲料,而Great Lakes Brewing Company則在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的幫助下,根據蘇美爾啤酒女神寧卡西的3800年前的頌歌釀造啤酒。
公元前6700年
玉米餅
在西班牙探險家抵達美洲之前,沒有文字記錄,但最早的玉米馴化考古證據可以追溯到大約8700年前。早期的美洲人會將玉米粒浸泡在石灰溶液中以製成玉米麵團,在此過程中釋放營養物質。
公元前5400年
葡萄酒
最早的釀酒證據是在伊朗的扎格羅斯山脈發現的。然後,航海的腓尼基人將這種做法從黎巴嫩向西傳播到埃及和地中海。
公元前5000年
乳酪
取牛奶,放入從反芻動物身上取出的胃中,然後攪拌。學者們認為,這種方法可能與乳酪的發明方式相差不遠。最早的乳酪製作證據來自波蘭7000年前的考古遺址,在那裡,在穿孔的陶瓷容器中發現了乳脂殘留物,這些容器可能被用作簡陋的過濾器。然而,早在公元前8000年綿羊和山羊就被馴化,一千年後牛也被馴化,乳酪製作可能已經存在更長時間了。
像其他具有奠基意義的食物一樣,乳酪很可能也是出於必需品而產生的。乳酪、酸奶和黃油比鮮牛奶儲存時間更長。新石器時代的人類也無法消化牛奶中的乳糖;這種適應性的基因僅在過去幾千年才傳播開來。乳酪生產中使用的細菌將乳糖發酵成乳酸,使乳酪更容易消化。
我們不能確定第一批乳酪是什麼型別的,但地質歷史回溯提供了一些線索。中東和南亞等炎熱地區的人口很可能使用了大量的鹽來幫助儲存乳酪,這種做法在今天的中東、希臘和西南亞的羊乳酪和類似羊乳酪的乳酪中仍然可見。涼爽的氣候對儲存鹽的需求較少,為當地微生物的生長讓路,這些微生物為著名的乳酪(如洛克福乳酪、瑞士乳酪和布里乳酪)增添了獨特的風味。
公元前4500年
橄欖油
生橄欖因其苦味而無法食用,但地中海東部的農民數千年來一直在用鹼液發酵橄欖,然後從中榨取橄欖油。
公元前3000年
棕櫚油
在古埃及的陵墓中發現了棕櫚漿果製成的油——現代加工食品中保質期長且廉價的主食。
公元前2400年
泡菜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是第一個將蔬菜裝在醋中以儲存它們供淡季消費的人。
公元前2000年
麵條
這種受歡迎的菜餚的最早證據來自中國西北部一個陶碗中儲存的以小米為基礎的麵條。與義大利麵相關的普通小麥品種起源於2000年前的中國,並從那裡向西傳播。
公元前1900年
巧克力
中美洲的前奧爾梅克文明將可可豆莢的豆子磨碎,將粉末與水混合並搖勻,製成泡沫飲料。3400多年後,埃爾南·科爾特斯將豆子帶到西班牙,在那裡首次添加了糖。
公元前1500年
培根
中國廚師是第一個用鹽醃豬肉腹部的人,這不僅是一種早期的保鮮方法,也是一種帶出肉味的方法。
公元前1000年
醬 Jiang 是味噌和醬油等調味品的前身,這些調味品今天在東亞各地使用。《周禮》古籍記載,醬是用肉或魚與鹽和梁曲(發酵劑)混合,然後讓混合物成熟100天製成的。像許多其他發酵食品一樣,它的發現可能是偶然的,但醬在東亞的傳播絕非偶然。公元一至七世紀佛教在亞洲的興起很可能將醬帶到了韓國和日本。
公元前500年
糖
根據梵文文獻,印度的廚師透過煮沸然後冷卻提取的甘蔗汁,將甘蔗加工成巨大的晶體。近一千年後,印度人發明了易於運輸的顆粒狀糖,從而開啟了全球糖貿易。
公元400年
芥末
羅馬食譜《烹飪大全》中收集的最早的芥末配方之一,要求將磨碎的芥末籽、胡椒、香芹籽、獨活草、烤香菜籽、蒔蘿、芹菜、百里香、牛至、洋蔥、蜂蜜、醋、魚露和油混合在一起。
公元700年
泡菜
最早的泡菜相當溫和:用鹽發酵的捲心菜。16世紀日本人入侵朝鮮後,將葡萄牙傳教士從新大陸帶到日本的紅辣椒帶到朝鮮,朝鮮人開始將辛辣元素融入菜餚中。
公元700年
壽司
壽司最初是東南亞的一種魚類保鮮手段,將鹽漬魚覆蓋在煮熟的米飯中,發酵數月。然後將腐爛的米飯刮掉並丟棄(由於浪費,壽司一直是有錢人的菜餚),食用酸魚。這個過程很像今天的牛肉乾式熟成——你會損失一些產品腐爛,但剩下的部分更嫩更美味。到了19世紀的日本,漫長的發酵過程被取消,酸味被引入米飯混合物中的醋所取代。
公元965年
豆腐
豆腐的起源是神秘的,但最早的書面記錄出現在中國作家陶谷的故事中。他寫道,一位副市長非常貧窮,他被迫購買豆腐——一種由煮熟的黃豆凝結而成的凝膠——而不是羊肉。
10世紀
鹽鱈魚
雖然自九世紀以來幹鱈魚一直在養活維京人,但鹽將其從當地食物變成了全球現象。鹽使得鱈魚即使在潮溼、潮溼或溫暖的環境中(例如漁船上)也能輕易乾燥和儲存。這種變化始於10世紀巴斯克水手在法羅群島附近遇到維京漁民及其大量鱈魚。巴斯克人透過弄清楚如何在船上儲存魚,找到了他們的魚類搖錢樹。當時的天主教法令規定週五吃無肉餐,這推動了鹽鱈魚的普及。很快,葡萄牙人、法國人和英國人開始捕撈鱈魚。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鹽鱈魚維持了探索新大陸的漫長旅程。正如他們所說,剩下的就是歷史了。可惜的是,帶他們到那裡的魚也快成為歷史了。
15世紀
花生醬
與你的二年級老師可能告訴你的相反,喬治·華盛頓·卡弗並沒有發明花生醬。阿茲特克人在15世紀製作了一種由磨碎的生花生製成的糊狀物。
15世紀中期
咖啡
咖啡是西方的一種痴迷,但它的根源在於阿拉伯世界。關於咖啡起源的最可靠說法來自15世紀中葉葉門的蘇菲派修道院。僧侶們寫道,葉門和衣索比亞之間存在咖啡貿易,咖啡豆起源於衣索比亞。(目前尚不清楚當時衣索比亞發生了什麼,因為沒有記錄倖存下來。)葉門最終從衣索比亞的種源中培育出自己的本土咖啡作物,並從那裡傳播到埃及、大馬士革和麥加。到16世紀,咖啡館,或稱 kaveh kanes,已遍佈阿拉伯半島。
咖啡最初用於治療胃痛、遲鈍、嗜睡症和其他疾病。然而,咖啡不僅僅具有治療作用;幾位阿拉伯作家指出它具有社交能力。也許太過分了:咖啡和咖啡館文化,以及它們的八卦和遊戲,促使麥加總督在1511年宣佈禁止飲用咖啡。在經歷了13年的咖啡因頭痛之後,土耳其蘇丹塞利姆一世推翻了禁令。
對於16世紀的歐洲旅行家和探險家來說,咖啡是東方的另一種好奇事物。在歐洲人最早提到咖啡的文獻之一中,1582年德國醫生兼植物學家萊昂哈德·勞沃爾夫描述了一種“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非常推崇的好飲料……它幾乎像墨水一樣黑,有助於治療胃病”。在早期現代營銷舉措中,威尼斯商人從16世紀後期開始從中東進口咖啡作為奢侈飲品。到17世紀中期,法國人、英國人和荷蘭人都開始流行喝咖啡。
1767
碳酸水
發現氧氣的英國自然哲學家約瑟夫·普里斯特利在將一碗水放在英國利茲的一家啤酒廠上方後,發明了碳酸水。
1894
玉米片
為了滿足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倡導的素食飲食,約翰·哈維·凱洛格和他的弟弟威爾·基思·凱洛格在1894年開發出玉米片,作為他在密歇根州巴特爾克里克的療養院飲食方案的一部分。
1908
味精
德國農業化學家卡爾·裡特豪森最初在1866年發現了穀氨酸,穀氨酸單鈉(味精)只是其中的一種變體。與他在德國的同代人一樣,裡特豪森也是一個新興領域的一部分,該領域由有機化學創始人(和氮基肥料發明者)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發起,旨在研究天然物質的化學基礎。
大約40年後,一位在日本接受過有機化學家培訓的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試圖複製他的德國同事,特別是馮·李比希的成功,後者透過創造脫水牛肉湯而致富。池田像李比希一樣,希望找到一種方法為日本料理做同樣的事情——也就是說,創造一種化學複製海帶高湯(一種主要的以海藻為基礎的湯料)味道的方法。1908年,在蒸發了大量高湯後,他發現了一種殘留物,品嚐後意識到這是日本風味的精髓。池田於1909年在《東京化學學會雜誌》上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他宣佈他的研究發現海藻含有穀氨酸鹽,穀氨酸鹽創造了熟悉但迄今為止尚未命名的鮮味。
1926
午餐肉罐頭
午餐肉罐頭的第一個版本被稱為“荷美爾香料火腿”,它只是罐頭裝的醃製豬肩肉。競爭對手很快推出了自己的版本。為了區分他的產品,傑伊·荷美爾在1937年改變了配方,將豬肉磨碎,加入鹽和香料,並將肉包裹在肉凍明膠中。最重要的是,荷美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用朗朗上口的名字“午餐肉罐頭”(Spam)重新命名了該產品——“shoulder of pork and ham”(豬肩肉和火腿)的縮寫。美國陸軍認為午餐肉罐頭是完美的帳篷食品,在戰爭期間購買了1.5億磅的午餐肉罐頭,以供應世界各地的盟軍部隊。在戰後年代,美國軍隊走到哪裡,午餐肉罐頭就跟到哪裡。
在朝鮮戰爭期間,它成為非官方貨幣;剩餘的午餐肉罐頭湧入黑市,用於支付看醫生和軍事情報的費用。時至今日,午餐肉罐頭仍然是韓國和亞洲其他地區的熱門產品,午餐肉罐頭被新增到傳統的食物中,如紫菜包飯和沖繩炒苦瓜。
20世紀50年代
炸雞塊
康奈爾大學的食品科學家羅伯特·C·貝克將雞肉部分磨碎,並用麵包屑包裹,以此來增加紐約州北部對雞肉的需求。
1957
高果糖玉米糖漿
尋找糖替代品的嘗試早在1806年就開始了,當時拿破崙·波拿巴向任何能夠找到化學方法繞過英國封鎖法國加勒比海糖種植園的人提供了鉅額獎勵。一個半世紀後,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使用酶將玉米澱粉中的葡萄糖轉化為果糖的方法;1967年,日本科學家高崎義幸創造了一種經濟高效的工業工藝。食品公司喜歡低成本以及液態玉米糖漿可以輕鬆溶解到蘇打水中的特性。
1959
唐
通用食品公司的科學家多年來致力於創造一種橙汁粉末替代品,但他們的混合物味道令人不快地苦澀。他們透過放棄將所有橙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都包含在內的雄心壯志而獲得了成功。
1996
Plumpy'nut
這種營養豐富、維生素強化的食品由花生、植物油、奶粉和糖製成,旨在幫助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增加體重。
2013
實驗室培育肉
首次公開的體外肉品嚐測試在倫敦進行,並以牛幹細胞培育的漢堡為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