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涉及到繁殖時,人類女性並非唯一能聽到生物鐘滴答作響的群體。根據今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份報告,衰老的雌性蟑螂也面臨著類似的壓力。研究表明,為了應對這種壓力,過了最佳交配年齡的雌性蟑螂會降低標準,對追求者的求偶行為的要求遠低於年輕的同類。
一種流行的配偶選擇模型認為,雌性應該根據自身的繁殖質量來選擇配偶。換句話說,正值壯年、外貌出眾的雌性應該堅持選擇最理想的雄性,而繁殖質量較低的雌性則必須降低標準。曼徹斯特大學的帕特里夏·J·摩爾 (Patricia J. Moore) 和艾倫·J·摩爾 (Allen J. Moore) 等研究作者指出,這種理論將繁殖質量視為雌性固有的價值。但是,當雌性的繁殖質量隨時間變化時會發生什麼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摩爾夫婦研究了瑙福塔蟑螂 (Nauphoeta cinerea),這是一種像人類一樣具有生殖週期並進行胎生的蟑螂。科學家們透過雄性在交配前所需的求偶量來衡量雌性的挑剔程度。他們的發現與預測完全吻合:年齡較大的雌性,由於生殖系統與年齡相關的變化導致繁殖潛力下降,因此不如年輕的雌性那麼挑剔。“隨著雌性年齡超過最佳繁殖期,如果偏好延遲交配,那麼交配偏好的代價會迅速增加,”作者們總結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相比之下,雄性的求偶和交配行為並沒有隨著雌性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在我們的實驗條件下,雄性可能無法評估雌性的年齡和繁殖質量,”研究人員寫道,“或者放棄哪怕是很差的交配機會的代價,也大於投入時間和精子生產的成本。” 或者它們只是沒那麼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