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萊姆病的蜱蟲並非總是單獨傳播疾病。它們可能透過一次叮咬傳播多種病原體。
“它們是大自然的髒針頭,”凱瑟琳·費什曼說。她在血液測試顯示她患有萊姆病和另外兩種不太知名的病原體之前,多年來一直遭受疲勞和精神混亂的折磨。她是她在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的醫生丈夫診所的辦公室經理,該診所專注於蜱蟲傳播疾病。
萊姆病已成為頭條新聞。但蜱蟲攜帶的潛在疾病種類繁多,這是公共衛生官員仍然非常關注黑腿蜱和其他北美蜱蟲的地理傳播的原因之一——這與全球變暖和郊區化有關。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一些科學家認為,感染其他蜱蟲傳播的細菌或病毒可能是許多萊姆病患者在治療後長期感到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萊姆病檢測可能無法發現這些其他感染的跡象。而用於治療萊姆病的藥物並非總是能有效治療從蜱蟲身上感染的合併感染。
“萊姆病只是冰山一角,”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德蘭·費什警告說。“更糟糕的疾病還在後頭。”
一些例子
紅肉過敏
如果您喜歡多汁的牛排,最好避開孤星蜱。這種寄生蟲,曾經僅限於美國東南部,但現在已向北延伸至五大湖和新英格蘭地區,可能會引發免疫反應,使受害者對紅肉過敏——可能是永久性的。在至少 2000 例已知病例中,患者在食用牛肉、豬肉或鹿肉後出現嚴重反應——從蕁麻疹到過敏性休克——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對蜱蟲唾液的抗體反應。
免疫系統變得對付的不僅是蜱蟲,還有任何暴露於一種名為 α-半乳糖的碳水化合物的情況,這種碳水化合物存在於非靈長類哺乳動物的組織、肌肉、脂肪和血液中。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其過敏診所每週都會接診一到兩名患有這種疾病的新患者。
科學家們仍不確定這種情況是否是永久性的;大多數受害者被建議始終隨身攜帶腎上腺素筆。孤星蜱可能不是唯一的攜帶者。瑞典研究人員去年證實,歐洲蜱蟲Ixodes ricinus,即蓖麻豆蜱蟲中也存在 α-半乳糖,它也傳播萊姆病。同一項研究發現,B 型陰性血型的蜱蟲叮咬受害者最有可能患上紅肉過敏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研究人員在一篇近期論文中表示,這種綜合徵只是公共衛生官員“超越萊姆病”,並考慮其他蜱蟲種類和病原體日益增長的風險的原因之一。
心之地病毒
州政府部門今年五月報告的一名俄克拉荷馬州男子的死亡是第二例已知的因一種新發現的疾病——心之地病毒——造成的死亡,這種病毒顯然是透過孤星蜱的叮咬傳播的。
衛生部門已經證實大約有 10 例這種疾病,主要在密蘇里州,但也發生在田納西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患者身上。患者報告有發燒、食慾不振、肌肉和關節疼痛以及噁心,症狀非常嚴重,以至於大多數病例都需要住院治療。他們被發現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異常低。
衛生官員仍在瞭解這種疾病,但在感染時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似乎最容易受到感染。由於它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抗生素無效。患者可能會接受輸液和藥物以緩解發燒,但目前尚無已知的針對該疾病的醫療方法或疫苗。
巴貝西蟲病
巴貝西蟲病是一種類似瘧疾的疾病,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出現多器官衰竭或死亡。但有些人透過蜱蟲叮咬感染後感覺良好。因此,巴貝西蟲病已成為血液供應中最常見的汙染物之一,並且沒有針對潛在獻血者的篩查測試。
即使它與萊姆病由同一種蜱蟲Ixodes scapularis(鹿蜱或黑腿蜱)傳播,但該疾病的傳播速度也沒有萊姆病那麼快。耶魯大學的費什表示,原因之一可能是細菌僅在齧齒動物中攜帶,而不在鳥類中攜帶。“它只能像老鼠移動一樣快地傳播,”他說。儘管如此,CDC 的一項研究表明,從 2001 年到 2008 年,紐約州下哈德遜河谷的巴貝西蟲病發病率增加了 20 倍,而另一項研究發現,新英格蘭南部蜱蟲流行地區的巴貝西蟲病發病率可能正在接近萊姆病的發病率。
波瓦桑病毒
蜱蟲傳播的波瓦桑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範圍從輕微的肌肉疼痛到腦炎或腦膜炎,以及永久性腦損傷或死亡。波瓦桑病毒可以在短短 15 分鐘內從蜱蟲傳播到宿主(相比之下,萊姆病需要蜱蟲附著 36 到 48 小時後細菌才會進入血液)。費什說,科學家們已經看到黑腿蜱中波瓦桑病毒“急劇增加”:“30 年前那裡還沒有它。”
波瓦桑病毒以前已知是由一種主要以臭鼬和黃鼠狼為食且很少叮咬人類的蜱蟲傳播的。“發生的情況是,這種肩胛蜱似乎能夠像臭鼬蜱一樣有效地傳播波瓦桑病毒,而且那裡有數百萬只肩胛蜱,”費什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沒有看到更多病例。”
宮本博爾氏螺旋體
一種新發現的病原體,與萊姆病細菌密切相關,蜱蟲傳播的宮本博爾氏螺旋體可引起發燒、肌肉痠痛和復發熱。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報告稱,在新英格蘭南部居住的健康人群中,約有 4% 的人有宮本氏螺旋體感染的證據(約 10% 的人有既往萊姆病感染的證據)。
開發了一種新的抗體測試來檢查感染流行率的研究人員表示,該疾病可能發生在萊姆病流行的其他地區。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在舊金山灣區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宮本氏螺旋體的流行程度與萊姆病細菌相當,儘管尚未報告人類感染病例。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是病例未得到準確診斷。
蜱傳回歸熱
這是一個醫學謎團:2002 年,五個人在蒙大拿州西部的一個小屋裡住了一段時間後,出現了嚴重的發燒、皮疹、肌肉和關節疼痛。衛生官員檢查了弗拉特黑德湖野馬島上的現場,發現了奧氏禽類軟蜱,這種蜱蟲以夜間快速吸血然後退到閣樓或牆壁中而聞名。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住在小屋裡的一名男子在不知不覺中透過移除閣樓裡的齧齒動物或小動物巢穴引發了這場疾病浪潮。一些蜱蟲可能從天花板板之間的縫隙掉落到下面的兩間臥室。
在此之前,奧氏禽類軟蜱從未在蒙大拿州被發現過,但它在其他西部州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被稱為迴歸熱的傳播媒介。細菌博氏赫氏螺旋體只是導致類似萊姆病的疾病的多種病原體之一,但由不同種類的蜱蟲攜帶。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Daily Climate,這是由非營利性媒體公司環境健康科學出版的氣候變化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