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新聞專線 | 週四釋出的兩份報告顯示,儘管今年天氣災難數量較少,但財產保險公司正面臨鉅額虧損和財務狀況不佳,部分原因是氣候變化。
這些報告說明了即使沒有事件造成災難性破壞,較小氣候驅動事件造成的損害也可能因其日益增長的頻率而代價高昂。
據國際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公司稱,僅雷暴造成的損失就迫使保險公司在 2023 年在全球範圍內支付了價值 600 億美元的索賠。這幾乎是過去五年平均每年支付金額的兩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佔索賠額的 500 億美元,瑞士再保險公司表示,雷暴損害“勢必會持續上升”,並警告稱嚴重雷暴“頻率很高”。瑞士再保險公司表示,美國因其地理位置而“特別容易”遭受嚴重雷暴侵襲。
嚴重雷暴通常比大型颶風、洪水和野火規模較小且破壞性較低。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傑羅姆·讓·海格利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頻繁、低損失事件的累積效應,加上不斷上漲的財產價值和維修成本,對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了巨大影響。”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週四的另一份報告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該報告稱,由於雷暴、野火和極端降水造成的損害日益增加,財產保險公司的前景“負面”。
這兩份報告發布之際,氣候變化正在助推一場全國性的保險危機。保險公司正在撤離易受洪水、颶風和野火侵襲的地區,大幅提高保費並遭受鉅額損失。
穆迪表示,近年來“鉅額損失”的主要原因是脆弱地區開發的增加,而這“因氣候變化”以及建築材料和勞動力成本飆升而“加劇”。
11 月 10 日,穆迪下調了美國一家主要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實力評級,指出該公司面臨“巨大的災難損失”和其他問題。將 Nationwide Mutual Insurance 的財產和意外險業務評級從 A2 下調至 A1,反映了其“過去幾年盈利能力較弱”。
下調保險公司的評級可能會透過發出財務能力減弱的訊號來增加其借貸成本。穆迪對財產保險的總體負面評級不具有官方效力。
由於保險業的財務結構,雷暴和其他“低損失事件”可能會給保險公司帶來特別大的損失。
保險公司通常會購買自己的保險(稱為再保險)來支付災難性事件發生後的索賠。再保險透過支付超額索賠來幫助保護保險公司免受在重大颶風后破產的風險。
但“低損失事件”通常不會造成足夠的損失來觸發再保險支付。這迫使保險公司自行承擔全部成本。
穆迪寫道:“來自較小個體事件的損失通常不足以”導致再保險公司支付索賠。“總體損失更多地落在主要保險公司而非再保險公司身上。”
轉載自E&E 新聞,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