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狗主人來說,雷暴天氣是焦慮的根源,去狗公園散步可能是一次令人不安的經歷,而新年慶祝活動則尤其令人感到壓力。根據一項針對數千只寵物犬的新研究,焦慮和與恐懼相關的行為問題非常普遍。某些品種對嘈雜的聲音或被單獨留下特別敏感。其他品種可能會出現強迫性行為,例如咬自己或排尿,這表明該行為存在遺傳因素。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動物行為學家詹姆斯·塞爾佩爾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問題源於主人未能讓他們的狗進行適當的社交。許多從收容所救出的犬隻在年幼時可能沒有接受充分的訓練,而當新主人對它們過度謹慎時,問題就會更加嚴重。他說:“這是一種應用於狗身上的直升機式育兒概念。動物沒有得到足夠的與正常社互動動、玩耍行為和其他狗的粗暴打鬧。這很容易惹麻煩。”
在這項研究中,赫爾辛基大學的遺傳學家漢內斯·洛希和他的同事調查了 13,715 只寵物犬的芬蘭主人,約佔芬蘭動物總人口的 2%。狗主人回答了關於狗的年齡、社交情況以及在人類和不熟悉的狗身邊以及在新環境中的行為的問題。研究人員於週四在科學報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大約 72% 的狗表現出諸如攻擊性或恐懼感等問題行為。與此同時,其中 32% 的狗害怕噪音,這是最常見的焦慮形式,大約四分之一的狗尤其害怕煙花。對嘈雜聲音的敏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與年長的動物相比,年幼的狗在被單獨留下時更容易損壞財產或排尿。雄性狗比雌性狗更活躍和更具攻擊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洛希還發現,犬種之間存在非常不同的行為特徵。羅馬涅犬最有可能害怕雷聲,而拉布拉多犬最不可能害怕雷聲。與其它犬種相比,迷你雪納瑞犬對陌生人更具攻擊性,而拉布拉多犬則較少。混血犬的不專心程度最高,這是被認為難以訓練的狗所表現出的特徵。洛希說,這些特徵的品種特異性表明遺傳因素在其發展中起著作用。
在 2019 年 1 月他在轉化精神病學上合著的一項研究中,洛希和他的同事在德國牧羊犬中發現了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聽力缺陷和焦慮相關的基因。他說:“但這是否是一個(身體)或精神問題還不太清楚。”
這項新研究還檢查了共病,即同一動物存在的不同狀況。恐懼和噪音敏感是常見的共病,但這可能是因為樣本中包含太多表現出每種特質的狗。而分離相關的焦慮行為在對噪音敏感的狗中更為常見。然而,塞爾佩爾對將這些觀察結果稱為共病持懷疑態度。他解釋說,這個術語往往暗示涉及病理學,但這些是正常的狗的行為。相反,塞爾佩爾說:“我預計恐懼和攻擊性之間會存在關聯。狗的很多攻擊性都是由恐懼引發的。”
塔夫茨大學的獸醫行為學家、犬類行為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尼古拉斯·多德曼沒有參與洛希的分析,他在 2019 年 7 月至 8 月的獸醫行為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行為問題的類似論文。多德曼說:“基於問卷的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這同樣適用於我們的研究。”他說,對主人進行關於他們狗的行為調查,假設他們是警惕的目擊者。並且,看到犬隻的某種行為,例如動物抓撓自己,並不能解釋它為什麼會表現出這種行為。例如,這種觀察結果不允許推斷狗已經患上了強迫症。
洛希說,人類對放牧或守衛等特徵的選擇可能使某些品種更容易出現強迫性行為。在新研究中,被飼養用來放牧牲畜的邊境牧羊犬更容易追逐光和影子,而斯塔福郡鬥牛梗則最有可能追逐自己的尾巴,這種衝動行為表明“該品種中的遺傳缺陷得到了增強”,他補充道。
洛希說,育種計劃可以透過避免飼養具有遺傳性行為問題的狗來逐步消除這些特徵。但印度科學教育研究所的行為生物學家阿妮迪塔·巴德拉說,對任何特徵進行選擇性育種都存在風險,她也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她說,試圖培育無焦慮的狗可能會帶來其他問題。巴德拉補充說:“我們知道,大多數複雜特徵都是多基因的,而人工選擇往往會在選擇一組特徵時導致無意的變化。”
洛希說,理解這些行為問題的下一步是梳理哪些環境、生活方式和遺傳風險因素會導致狗產生這些問題。這項研究的總體目標最終是瞭解狗在“模擬人類焦慮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相似的風險或保護因素”方面的作用。他說:“最終,這可能有助於促進跨物種的健康和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