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的威脅是合作的關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人類在各種問題和任務上進行合作,但偶爾會有團體成員未能盡力。如果允許這種搭便車行為擴散,合作本身就會崩潰。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懲罰的威脅是成功合作的關鍵。

德國埃爾福特大學的貝蒂娜·羅肯巴赫和她的同事進行了一項經濟測試,將 84 名學生自選分為兩組——一組允許懲罰,另一組不允許懲罰。在 30 輪的每一輪中,參與者選擇加入哪個小組;將他們自己的多少錢貢獻到一個集體資金池,該資金池將增加一定數額並共享;然後,如果他們屬於懲罰小組,則決定是否因其貢獻而懲罰或獎勵其成員。在每輪結束時,所有參與者都會看到他們同伴在兩個小組中的匿名“收益”。

起初,三分之二的參與者選擇加入非懲罰小組,並將他們很少的錢投入到集體資金池中。因為每個受試者都共享集體資金池,但也保留了他們沒有貢獻的錢,所以成員的最佳利益是儘可能少地貢獻。這迅速導致了一種幾乎沒有人貢獻任何錢的情況。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這同時也導致了幾乎所有參與者完全轉投懲罰小組。雖然懲罰搭便車者會花費金錢,但懲罰的威脅促使了更高的整體貢獻,從而為個人玩家帶來了更高的整體收益。

當他們加入新小組後,叛逃者立即開始懲罰他們不貢獻的同伴,即使這樣做要花錢。“制裁機構的新成員進行懲罰是因為這樣做很常見,”她說。“你不能透過說人們只是在尋找最佳回報來解釋這種行為的巨大變化。人們為了遵循合作規範而放棄了回報。”

根據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到第 20 輪時,懲罰小組的貢獻接近 100%,而非懲罰小組的貢獻在幾輪後降至零。雖然獎勵似乎對懲罰小組的行為影響不大,但早期的負面制裁最終消除了施加懲罰的必要性。這項研究揭示了更多關於人類如何合作的資訊:激勵我們的是胡蘿蔔的大小和棍棒的威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