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採礦區發現數千種新生物

一項新研究在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帶(Clarion-Clipperton Zone)——海底一個富含礦物質的區域,多家公司計劃在此開採關鍵材料——發現了 5,000 多種新物種

A Psychropotes Longicauda sea cucumber is seen as it is transferred with purple gloves into an ethanol-filled specimen jar for scientific preservation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標本罐中的長尾海參(Psychropotes longicauda)。一項新研究突顯了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帶(Clarion-Clipperton Zone)的生物多樣性程度,該區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勘探區。

氣候連線 | 太平洋一個巨大的富含礦物質的區域,即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帶(Clarion-Clipperton Zone),因其深海採礦的潛力而引起了主要的國際關注,其中包括對可再生能源技術至關重要的礦物。但科學家警告說,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可能比以前意識到的更高。

新的研究發現,該區域是數千種不同海洋物種的家園——其中大多數是科學界的新物種。更重要的是,該區域到目前為止的研究相對不足,這意味著可能還有更多的物種尚未被發現。

週四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這篇新論文,提供了已知存在於 CCZ 中的物種的第一個綜合“清單”。該論文綜合了多年來該區域先前研究考察中獲得的 100,000 多條記錄。它特別關注底棲後生動物——生活在海底的多細胞動物。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該研究發現,在該區域共觀察到 5,580 個物種。其中,5,142 個是尚未正式命名和描述的新物種。科學家們知道它們存在,但除此之外對它們知之甚少。

在科學家已知的物種中,該研究發現只有六種曾在海洋的其他區域被觀察到。

隨著對該區域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很可能會繼續發現新物種。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指出,CCZ 仍有許多采樣工作要做。他們補充說,“隨著樣本數量的增加,物種正在迅速積累。”

這項研究引發了人們對 CCZ 深海採礦潛在後果的新擔憂。

該研究的合著者、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阿德里安·格洛弗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正處於一些最大的深海採礦作業可能獲得批准的前夜。” “我們必須與希望開採這些資源的公司合作,以確保以限制其對自然世界影響的方式進行任何此類活動。”

CCZ 橫跨太平洋約 200 萬平方英里,位於夏威夷和墨西哥之間。它因其大量的礦產資源而引起了國際關注。海底充滿了小型的、岩石狀的、馬鈴薯大小的“結核”,富含鈷、錳、鎳、銅和鋅等礦物質。

一個名為國際海底管理局的政府間機構負責制定 CCZ 的採礦規則並批准合同。到目前為止,國際海底管理局已向各國和公司授予了 31 份勘探合同,允許他們評估該區域的潛在採礦機會。

截至目前,CCZ 尚未進行實際的深海採礦。儘管尚未就該區域的採礦行業規則達成一致,但國際海底管理局將於今年 7 月開始接受採礦申請。但目前尚不清楚採礦何時在該區域開始,或者在該區域開始之前是否會制定規則。

深海採礦的支持者認為,這是確保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所需礦物質的重要途徑。目前,這些礦物質主要來自世界各地的陸地,這些地區通常與侵犯人權行為有關。

但擴大深海採礦的前景引起了活動家和國際海底管理局一些成員國的警惕,他們擔心這可能會對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CCZ 富含礦物質的結核位於海底表面,相對容易回收。但批評人士認為,使用水下航行器收集結核仍然會壓碎或擾亂海底的海洋動物,並揚起沉積物羽流,其中可能充滿了有毒重金屬,然後可能會在水中擴散。

2021 年,數百名海洋科學家和政策專家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深海採礦。同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成員國以及環保主義者和其他活動家投票支援暫停深海採礦。

許多科學家、活動家和國家敦促保持謹慎,直到研究人員更好地瞭解深海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因為深海海洋生態系統通常仍然知之甚少。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表示,新的 CCZ 物種清單為未來此類研究提供了“起點”。

他們說:“可靠的資料和理解對於揭示這一獨特區域並確保其未來免受人類影響至關重要。”

轉載自 E&E 新聞,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 .